最近打算给电脑升级的兄弟估计都蒙了把,半年前入手组装时的M.2硬盘、DDR4内存条,现在价格直接翻了3倍。部分DDR5价格也是跟坐火箭一样都直接起飞,连6000MHz这种主流频率的内存条也变得金贵起来。这波涨价是AI大模型火了,导致的需求增加,但有些商家明显在借机炒作,总不能让普通玩家也要为这个买单。如何避免天价的焦虑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细究下来发现,AI大模型确实拉高了服务器内存需求,但渠道商们硬把消费级游戏内存和AI需求绑一起,渲称产能不足、AI永久改变供需,搞得玩家人心惶惶。可问题来了,选一颗对内存不挑食的CPU,内存兼容性好的就成了关键。在中端CPU里,很多人推荐的9600X,性能确实不错,但它对内存颗粒的要求有点高。想稳当用,得上A-Die或者二代M-Die 这种特挑颗粒,要是用了一代M-Die 开机慢、系统卡顿黄灯都是常有的事,买内存跟开盲盒一样,心里不踏实。

反观Intel新出的U5系列,比如230F就没这个烦恼,它对内存的兼容性好得多,不管是D5 6000还是7200的,甚至是更普通的颗粒,它都能喂得饱,性能损失非常小。这意味着你可以随便插一条通过XMP3.0认证的主流内存,基本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省下不少心和钱。内存涨价时,U5用户根本不慌,D5 6000就能满血发挥,省下的钱够加块1TB SSD。

再说游戏性能,两者在大部分游戏里其实拉不开太大差距,但在一些特别吃单核和缓存的游戏里,比如《三角洲行动》或者《CS2》,Ultra U5系列的平均帧更高,玩起来更爽,比9600X稳不少。实测1080p高画质下,U5 230F在CS2的平均帧能高15%左右,竞技时枪枪到位的感觉,懂的都懂。而9600X虽在部分单机有小优,但受限于内存兼容性,实际体验波动大,万一买到不兼容的条,游戏卡顿能烦死人。


最关键的是价格方面,U5 230F盒装比9600X便宜200多,再加上不用为了它去买昂贵的特挑内存,总预算一下就低了不少。这钱拿去升级显卡也不错。还有U5系列在功耗上,待机和满载时都更省电,这样一来,散热器都不用选太贵的,长期下来电费也是一笔可观的节省。


值得一提的是,U5系列内置NPU支持本地AI应用,比如樱桃AI助手,生图、语音交互直接在本地跑,数据不用上传云端,隐私安全还低延迟。9600X没这硬件支持,未来想玩AI得靠GPU显卡硬算,效率和安全性都差一截。

总结下来,现在内存涨价不稳定的情况下,Ultra U5系列这种不挑内存、游戏性能不俗、价格实惠,还有AI加成的CPU,显然是更稳妥、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比9600X更懂普通玩家的痛点,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买个挑三拣四的爷回来供着。装机这事儿,省心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