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当音符在宇宙中缓缓升腾,音乐变成一场灵魂的律动,我们便沉浸其中,如梦如幻。音乐爱好者们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够将音乐带入心灵深处的方式,而HIFI耳机则被视为实现这一愿望的神奇工具。它们以精湛的工艺、卓越的音质和极致的舒适度为音乐发烧友们提供了一场音乐的盛宴,仿佛打开了通往声音奇境的大门。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发烧音频设备品牌之一,HIFIMAN(或者更广泛称之为“男人家”)无疑是国内音乐发烧们在选购HIFI耳机时,不可绕过的一家音频厂商。即便其公司创始人米饭博士常常以典型的理工倔强男成为网络热点,但我认为这对于一家音频制造商来说,执着地去追求完美是很有必要的。
就好比我近期上手的ANANDA NANO,个人认为就是男人家对于“理工倔强男”的又一诠释。
HIFIMAN(海菲曼)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复古风格而闻名,仿佛将我们带回了80年代和90年代那个大耳机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代,音响设备不仅注重卓越的音质,还强调令人陶醉的外观和令人舒适的佩戴体验。
从HE-R9到Arya,再到如今的ANANDA NANO,HIFIMAN无疑是延续了这一传统。
跟前代ANANDA相比,ANANDA NANO在设计构造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ANANDA NANO的外侧从纯黑变为银白色,个人觉得倒是比前代更好看了一点。
既然模具相同,那么在前代ANANDA上的一些设计亮点,这次在ANANDA NANO上也同样显现。
特别是那个备受赞誉的百叶窗格栅设计,不仅增加了美感,还能显著减少声音的反射,使音质更加清晰和通透。
除了百叶窗格栅设计,ANANDA NANO还延续了前代ANANDA备受好评的混合结构头梁设计。这个头梁不仅增强了耳机的稳固性,还采用了非对称结构的耳杯设计,能更好地适应了头部的形状。
随着大耳机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关注减轻产品重量,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ANANDA NANO也不例外,采用了轻量化的设计。整个耳机仅重419克,相对于其他一些大耳机,其轻盈的设计无疑是一大优势。
ANANDA NANO的耳罩外表采用高规格皮质材料,内部填充了记忆棉。这个设计是目前最流行和实用的,有着多重好处。比如记忆棉的填充使得耳罩更好地贴合头部形状,从而提供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最重要的是,记忆棉的柔软性也有助于增强隔音效果。
综合来说,在佩戴ANANDA NANO时,我会感觉头部重量分布更加均匀,不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感。特别是在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享受到舒适的音乐体验,而不会感到头部疲劳或不适。另外耳杯的设计贴合耳朵,没有明显的压迫感,这要归功于耳罩的厚实和记忆棉的柔软性。
ANANDA NANO与上代ANANDA的区别,主要就是升级了纳米振膜技术和隐形磁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拥有更高的瞬态响应和更纯粹的声音。
下面还是来聊聊具体的音质表现吧,首先,我选择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作为我的试听曲目。这是一部充满壮丽和情感的作品,而ANANDA NANO为其呈现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当我按下播放按钮,交响曲的开篇响起,低音的深度和清晰度立刻让我惊叹,ANANDA NANO的纳米振膜技术和隐形磁体技术捕捉到了每个音符的微妙差异,使得音乐充满了动态和表现力,让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各种乐器的共鸣,尤其是弦乐和木管乐器,音色饱满而丰富。
然后,我选择了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的音色清澈而生动,仿佛小提琴手就在我面前演奏。ANANDA NANO的音质表现让我深深陶醉其中。每个音符都充满了情感,而耳机的高灵敏度和低阻抗确保了音乐的细节能够得以完美传达。
最后决定尝试一下摇滚音乐,我选择了经典的《Hotel California》。一开始,吉他的弹奏从耳边传来,弦乐的音色清晰而生动,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吉他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弹奏都充满了力量和魅力。此外,鼓点的节奏感也非常明显,ANANDA NANO让我能够感受到每一次敲击的力度和节奏的准确性。鼓点的深度和清晰度增强了音乐的动感,使我不禁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整个音乐的氛围都变得非常真实,不夸张地说,就仿佛置身于现场演出之中。
就音质而言,我认为这款耳机听起来相对成熟稳重。低频表现很好,提供了足够的动力,让音乐听起来丰满透彻,但总体来说不会过于紧绷或松散,声场表现也非常不错(毕竟是封闭式耳机)。人声表现基本上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并不会追求极高的解析度或极端的音色,反而有一些温暖的音质融入在内,可以很好地驾驭男性和女性声音。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方面是ANANDA NANO的频响范围。它涵盖了从低音到高音的所有音域,使得音符的音色更加丰富和清晰。这意味着无论是深沉的低音、明亮的高音还是复杂的声音层次,ANANDA NANO都能够轻松胜任。94dB灵敏度和14Ω阻抗也确保了音乐的细节得以完美传达——无论是乐器的细节还是声音的动态变化。
问题来了,ANANDA NANO我觉得是款很优秀的音频设备,纳米振膜技术和隐形磁体技术对于这个价位的HIFI耳机来说确实是有点“降维打击”的味道,但与前代ANANDA相比,在价格上确实也是贵了一千多,所以你会为了“降维打击”而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