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电压传感器
出品 / 节点AUTO
日前,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已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金公司、花旗、建银国际。如果后续一切顺利,零跑将成为第四家登陆港交所的新势力,与已经上市的蔚来、小鹏、理想“团聚”。
2014年-2015年是国内新势力发展的元年,这期间汽车行业内涌入了一大批新势力,零跑也是在此时诞生的(2015年)。据天眼查显示,仅在2018-2020年,就有近200家新势力参与造车。
不过,与蔚来、小鹏相比,零跑的显得有些“低调”。一方面,与创始人出自互联网行业的蔚来、小鹏相比,零跑的创始团队来自安防巨头大华,对C端消费者来说算是“认知盲区”。另一方面,“蔚小理”吸引了大部分市场上的关注度。
不过,零跑在销量上一点也不低调。2020年,零跑全年交付量同比增长了676.3%,达到8000辆。当时,零跑交付了纯电动轿跑S01和纯电动微型车T03。这个规模虽然看起来不但,但考虑到此时零跑正处于交付初期,这个表现放在新势力堆里算是正常。
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零跑在2021年10月交付了中型纯电动SUV C11,这款产品在售价和产品力方面都比前两款车型有巨大的提升。三款车型帮助零跑在2021年实现了交付4.3万辆的成绩。这让零跑成功跻身行业头部梯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且还在此时传出了将要上市的消息。
如今看来,交付量的节节攀升将是零跑冲刺港交所的一大助力。在今年前7个月,零跑的交付量已超去年全年,超过6.4万辆,同比增长了244.8%。
财务数据方面,零跑与已经上市的是“蔚小理”相似的。
首先是随着销量的上涨,公司的收入在不断提高,2019年公司的收入只有1.169亿元,2021年的收入达到31.32亿元。其次是,新势力目前都处于前期投入阶段,这导致它们还未能盈利,零跑也是如此,公司近三年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分别为9.01亿元、11亿元和28.457亿元。
造车是一场长跑,无论是行业竞争还是技术迭代都不是短期内就能分出胜负的。因此对零跑来说,上市远不是终点。
节点AUTO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AUTO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