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10nm放出超级大招!性能暴涨 媲美7nm
这些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日益复杂化,先进制造工艺的推进越来越充满挑战性,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厂商的“数字游戏”让这个问题更加复杂化,也让大量普通用户产生了误解。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龙头老大,Intel曾经一直站在先进制造工艺的最前沿,领导行业技术创新,但是近两年,Intel似乎大大落伍了,14nm常年苦苦支撑,10nm一再推迟而且无法达到高性能,7nm最近又跳票了…… 三星、台积电则非常…- 31k
- 0
-
3nm工艺太烧钱:没有46亿元别来流片
最近几天,半导体行业出了一件大事,Intel宣布7nm工艺延期,导致公司股价大跌,而AMD及台积电两家公司股价创造了历史新高,他们在先进工艺上暂时是领先的。 Intel现在遇到的工艺延期问题有多方面原因,技术、人才、管理上都可以找到一堆理由,但是还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先进工艺越来越烧钱了。 之前的数据显示,28nm工艺开发一款芯片的费用不过5130万美元,16nm工艺就超过1亿美元,10nm…- 12.1k
- 0
-
1nm工艺CPU还有多远?台积电即将挑战极限
我们现在使用的半导体大部分是硅基电路,问世已经60年了,多年来都是按照摩尔定律2年一次微缩的规律发展,但它终究是有极限的。台积电在突破5nm、3nm及未来的2nm之后,下一步就要进军1nm工艺了。 根据台积电的规划,今年会量产5nm工艺,2022年则会量产3nm工艺,2nm工艺已经在研发中了,预计会在2024年问世。 2nm之后呢?台积电在日前的股东大会上也表态,正在研究2nm以下的工艺,正在一步…- 24k
- 0
-
7nm锐龙三倍优势于14nm酷睿 为何单核差不多?
这几年来,提到CPU挤牙膏,不少玩家就很不爽,还有人表示2600K再战5年,这都差不多是9年前的CPU了,为什么单核提升这么难? Reddit上有个帖子今天讨论的很热烈,网友MediocreLeader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晶体管密度对单核性能没啥影响? 他举了AMD与Intel处理器的例子,AMD的锐龙3000都使用了台积电7nm工艺了,晶体管密度达到了96.5MTr/mm2,也就是一…- 6.2k
- 0
-
俄铁采购1.5万台国产单核CPU主机 每台售价8000元
俄罗斯铁路公司日前采购了一批配备了国产处理器的主机,总额10.8亿卢布,总计1.5万台电脑,单台售价约为72000卢布,折合人民币8055元,每台PC包括23.8寸显示器、键鼠及主机。这批电脑会搭配Linux系统,并配备文档、表格、图像及浏览器等软件,满足基本的办公性能应该没问题。 这套主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俄罗斯MSCT公司自研的处理器——Elbrus 1C +,从MSCT官网介绍来看,它还是一款…- 12k
- 0
-
中国CPU芯片将实现弯道超车 2nm工艺有戏
近日,中科院对外宣布,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了新型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这种新型晶体管被视为2nm及一下工艺的主要技术候选。这意味着此项技术成熟后,国产2nm芯片有望成功“破冰”,意义重大。 目前最为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为7nm+Euv工艺制程,比较出名的就是华为的麒麟990 5G芯片,内置了超过100亿个晶体管。麒麟990首次将将5G Modem集成到SoC上,也是全球首款集成5G Soc,技术上的确实现…- 6.5k
- 0
-
华为麒麟1020新说:5nm成就每平方毫米1.713亿个晶体管
高通骁龙865发布了,性能轻取安卓阵营桂冠,而善于打时间差的华为下一代麒麟旗舰也开始频繁曝料,不出意外将在明年下半年的Mate 40系列上首发。 麒麟990 5G处理器采用了台积电7nm EUV工艺,集成103亿个晶体管,移动SoC中首次过百亿,芯片面积为113.31平方毫米,算下来每平方毫米大约9090万个晶体管。 华为下一代旗舰SoC据说会叫做麒麟1020,代号巴尔的摩(Baltimore),…- 10.1k
- 0
-
台积电攻关最强CPU工艺 AMD再无忧虑了
随着高通骁龙865使用台积电N7+工艺量产,台积电的7nm工艺又多了一个大客户,尽管三星也抢走了一部分7nm EUV订单,不过整体来看台积电在7nm节点上依然是抢占了最多的客户订单,远超三星。 接下来就是5nm工艺了,根据官方数据,相较于7nm(第一代DUV),基于Cortex A72核心的全新5nm芯片能够提供1.8倍的逻辑密度、速度增快15%,或者功耗降低30%,同样制程的SRAM也十分优异且…- 7.1k
- 0
-
世界上最强大的晶圆级芯片 已找到用武之地
这个夏天,Cerebras Systems 推出了晶圆级的大芯片。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其晶体管数量达到了1.2万亿,现已在加速深度学习的新系统上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Cerebras Systems 公司的 CS-1,在今年的超算大会上首次亮相。其高约 26 英寸,可在一个机架中安装三台。机器功率达到了 20kW,且其中有 4kW 用于冷却。 (题图 via TechSpot) 新…- 16.6k
- 0
❯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扫码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
×
连续签到奖励
连续签到{{item.day}}天可获得:
已领取
未满足条件还需签到{{item.unmet_day}}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