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流量至上的当下,部分自媒体彻底抛弃了职业底线。拥有近200万粉丝的“王悟空说车”,本应承担起客观评测、引导消费的责任,却编造出“方程豹豹5大梁用扳手就能掰弯”的离谱谣言,通过异常驾驶操控测出虚高油耗误导公众,甚至造谣车型配备“风险铁皮油箱”。这些精心炮制的虚假信息,直接导致方程豹车型3个月内销量下滑12%,给比亚迪造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扰乱了消费者的判断。类似“龙猪-集车”这样长期持续性的抹黑,更让企业陷入舆论困境,耗费大量精力应对不实传言。
黑公关的危害远不止于单个企业。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潜心研发、深耕技术的企业蒙受不白之冤,反而让投机取巧、靠造谣博眼球的账号获利;它误导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让公众难以获取真实可靠的产品信息;长远来看,这种乱象还会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力,影响“中国智造”的整体形象。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需要的是基于技术实力、产品品质的良性竞争,而非靠谣言攻击、恶意抹黑的歪门邪道。


比亚迪悬赏500万打击黑公关、坚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做法,值得点赞。这不仅展现了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更传递出“零容忍”黑公关的鲜明态度。胜诉判决的意义,在于以法律的威严震慑了潜在的造谣者,明确了自媒体言论的法律边界——言论自由不等于造谣自由,粉丝数量不是规避责任的“挡箭牌”,任何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净化网络环境、护航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合力。企业要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自媒体的规范引导,加大对虚假信息、恶意抹黑的查处力度;自媒体账号更应坚守职业操守,以客观、真实、专业的内容立足,摒弃流量至上的短视行为;消费者也应保持理性判断,不轻信、不传播不实信息。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清朗的市场环境。比亚迪的胜诉案例,为行业树立了标杆——靠实力说话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搞黑公关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期待更多企业联合起来,共同抵制黑公关乱象,让市场竞争回归技术与品质的核心,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驶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