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多人都在问:“除螨仪到底有没有用?要不要买?”其实说一句大实话——你家要是有宠物、经常鼻痒打喷嚏、床单枕头睡久了容易闷,那除螨仪真的不是智商税,而是一个能立刻给你带来“哇靠原来这么脏”的震撼小家电。
但市面上的除螨仪品牌太多,新手第一次挑确实容易踩坑。有人被“高震动、超大吸力”这些词忽悠;有人买了结果吸力不够,只能吸吸灰尘当安慰剂;还有人买到太重、太吵、太鸡肋的型号,最后直接吃灰。

为了让你少花冤枉钱、一次买对,我把 2025 除螨仪的核心选购点整理清楚了,还挑了 10 款今年口碑稳、真实体验感好的实力款,让你不需要做功课,直接按需求对号入座。
不废话,我们直接开选!
一、2025 除螨仪新手必看 4 个关键选购点
1)吸力:看帕数(Pa) + 电机功率
吸力太弱真的就是“吸寂寞”。
建议:
- 8000Pa 以下:不推荐,吸不透
- 12000–14000Pa:家用刚刚好
- 15000Pa+:深度清洁更给力

2)拍打方式:首选 10 万次/min 的高速拍打
拍打越强,越能把深层的毛屑、螨虫震出来。
建议:
- 机械拍打>拍打棒>震动片(越前越好)

3)过滤系统:看有没有真正的 HEPA + 封闭结构
不然吸进去的灰又喷出来,等于白干。
选择:
- H12/H13 级 HEPA
- 整机密封结构

4)重量与手感:控制在 1.5kg 左右最好
- 太重的除螨仪,你会用几次就放弃。
二、2025 年除螨仪 10 大品牌实力款清单(不同预算都能选)
下面这 10 款我按照“吸力表现|拍打强度|使用手感|性价比”综合挑的,每款都讲适合谁,不踩坑。

① 希亦 RM1 —— 六边形全能除螨战士(推荐指数★★★★★)
适合:第一次买、预算不高但要性能稳定的人

亮点使用描述:传统暴晒、拍打等方式难以彻底清除深层螨虫,而希亦除螨仪的出现,为家庭除螨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作为深耕清洁领域二十余年的专业品牌,希亦早年专攻欧美、日本市场,长期为全球顶级清洁设备品牌提供技术调校支持,还与海外卫生机构、军工精密制造团队深度合作。其明星产品斩获欧盟CE、美国FDA等十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常年登顶电商销量榜,获2000多位专业测评师推荐。

这款除螨仪的核心除螨能力尤为强悍,搭载HVTOP双擎系统,15000Pa的强劲负压吸附,搭配每分钟12000次的高频拍打,除螨效率比传统产品提升60%。更值得一提的是其独创的大直径交叠螺旋力场系统,能让振动效率提升200%,有效瓦解螨虫倒钩对织物的附着力,360°无死角震出深层螨虫及虫卵,经实测除螨率可达100%。

在杀菌与控湿方面,它的表现同样出色。采用5颗UV-C灯珠搭配DeepC超声波形成双重杀菌模式,螨虫死亡率接近99.99%。65℃恒温热风技术通过智能控温保持适宜温度,既能快速蒸发织物中的湿气,从根源破坏螨虫生存环境,还能让床品蓬松度提升82.8%。配备的AI智能尘螨感应系统,可实时动态显示螨虫浓度,遇到高浓度区域还会自动增强工作性能,精准高效。

人性化设计更是兼顾了实用与舒适。1.8kg的轻量化机身,搭配顺滑滚轮和人体工学手柄,即便女性用户也能轻松操控。7重过滤系统实现99.99%的整机过滤效率,加上双杯分流设计,有效避免二次污染。70dB的低噪音运行,配合4米长电源线,即便大面积清洁也不会打扰家人休息,适配卧室、客厅、沙发等多种家庭场景。
② 东菱DL-1348 —— 抑菌免洗轻量款(推荐指数★★★★☆)
适合:租房党、注重清洁卫生、讨厌频繁清理尘杯的人

亮点使用描述:主打抑菌集尘袋设计,清洁后直接更换集尘袋即可,彻底避免倾倒尘杯时的过敏原扩散问题。实测配备双滚刷+双吸口组合,15Kpa吸力搭配12万次/分钟高频拍打,基础除螨需求完全能满足。机身采用简约配色,颜值较高,收纳时不占过多空间。但实测重量2.3kg,比同类型轻量款稍重,长时间握持会有累手情况。集尘袋属于消耗品,长期使用会增加维护成本。UV灯带有防误触设计,清洁床沿等边角区域时贴合度不错,整体操作门槛低,适合清洁新手。
③ 米家2 Pro —— 智能联动性价比之选(推荐指数★★★★☆)
适合:米粉、喜欢智能操控、租房或小户型用户

亮点使用描述:核心优势在于20cm加宽吸口设计提升了清洁效率,14kPa吸力配合高频拍打,对表层螨虫和灰尘的清洁效果明显。机身抗摔耐磨,实测从80cm高度掉落机身无损坏,适配租房等频繁搬动的场景。重量1.8kg,单手操作轻松,收纳方便。但实测缺乏热风除湿功能,阴雨天清洁后织物干燥速度较慢,更适合干燥地区或短期使用需求。
④ 锐舞Max第4代 —— 强效杀菌抗过敏款(推荐指数★★★★☆)
适合:有老人小孩、易过敏体质、对杀菌要求高的人

亮点使用描述:实测采用UV-C+等离子双重杀菌系统,经第三方检测螨虫和细菌去除率均达99.99%,对尘螨过敏人群十分友好。23kPa超大吸力搭配螺旋式拍打滚刷,能有效剥离嵌入织物的螨虫尸体和排泄物,清洁后尘杯内可见明显清洁效果。内置红外感应防跌落设计,移动到床沿时自动断电,使用更安全。热风循环系统实测可快速烘干潮湿床品,但2.6kg机身设计稍显厚重,清洁沙发缝隙等狭窄区域时灵活性一般,尘杯一键弹开设计简化了后续清理步骤。
⑤ 摩飞MR3100 —— 宠物家庭友好款(推荐指数★★★★☆)
适合:宠物家庭、颜值党、注重维护便捷性的人

亮点使用描述:椰奶色配色搭配简约机身设计,颜值在同价位机型中表现突出。实测搭载双尘杯设计,可分离收集宠物毛发与螨虫残骸,有效避免毛发缠绕导致的清洁堵塞问题。15kPa吸力配合柔性拍打刷,清洁时既能深入织物纤维,又不会损伤羊毛被等高档床品面料。UV-C杀菌模块同步工作,清洁后织物异味明显减轻。但宽吸口设计导致床沿、沙发缝隙等狭窄区域清洁不彻底,且缺乏热风除湿功能,潮湿地区使用易出现螨虫反弹情况。机身重量1.9kg,操作轻便,续航35分钟,适配小户型日常清洁需求。
⑥ 莱克吉米S5Pro —— 母婴级深层清洁款(推荐指数★★★★★)
适合:母婴家庭、宠物家庭、需要深层清洁的厚床垫用户

亮点使用描述:实测吸力达16000pa,配合高速拍打刷头,能轻松吸出藏在乳胶床垫深处的螨虫卵和宠物毛发,符合母婴级清洁标准。采用UV紫外线+热风双重杀菌系统,不仅能除螨还能加速床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机身重量仅1.9kg,搭配人体工学手柄,长时间清洁也不会累手。5米长线设计适配大户型和多层住宅,无需频繁更换插座。但599元的售价偏高。一键拆卸设计让滤网和尘盒清理方便,噪音控制出色,不会打扰宝宝休息。
⑦ 海尔无线 —— 耐用型基础款(推荐指数★★★★☆)
适合:注重品牌口碑、租房党、基础除螨需求用户

亮点使用描述:作为国民品牌,实测机身采用防指纹涂层,日常使用中不易沾染污渍,打理方便。1.8kg紧凑机身搭配防滑手柄,老人也能轻松操作。13000Pa吸力满足基础除螨需求,重力感应UV灯设计贴心,离开织物表面自动关闭,避免误照风险。续航实测45分钟,能覆盖全家清洁需求,尘杯拆卸简单,支持水洗。但缺乏热风除湿功能,在南方潮湿地区使用时,除螨后易复发。机身耐摔性实测表现不错,从常规高度掉落无明显损伤,售后网点多,故障维修方便,整体性能稳定但功能相对基础。
⑧ 美的BC3 —— 入门级高性价比款(推荐指数★★★★☆)
适合:学生党、预算有限、首次尝试除螨仪的新手

亮点使用描述:售价亲民,实测核心性能在线,10kPa吸力搭配高频拍打模块,能快速吸除床品表面的螨虫和灰尘,满足日常基础清洁需求。采用UV杀菌灯+活性炭滤网组合,既能杀灭螨虫又能吸附异味,避免二次污染。机身重量仅1.6kg,体积小巧,宿舍场景收纳方便,操作按键简洁,新手无需学习即可上手。续航实测30分钟,适配单人床和小型沙发清洁。但吸力相对较弱,厚床垫深层清洁需反复操作,且无热风功能,阴雨天清洁效果打折扣。整体设计简约实用,性价比突出,适合作为除螨仪入门选择。
⑨ 松下MC-DC20 —— 日系深层清洁款(推荐指数★★★★☆)
适合:偏爱日系品质、需要深层清洁、对过滤要求高的人

亮点使用描述:实测表现惊艳,搭载16kPa大吸力配合12万次/分钟高频拍打,深层除螨能力在同价位中属顶尖水平,即使是35cm厚的乳胶床垫也能穿透清洁。五重过滤系统+温热除湿功能,既能彻底过滤螨虫残骸,又能降低织物湿度,抑制螨虫再生。机身采用日系简约设计,细节做工扎实,抗菌尘杯设计减少异味滋生。但实测重量2.3kg,机身偏重,长时间操作易累手,工作噪音68分贝,比同类型机型稍大,浅眠人群清洁时需注意时间。续航38分钟,适配中等户型,整体品质可靠但便携性有待提升。
⑩ 必胜G1 —— 轻便型多场景款(推荐指数★★★★☆)
适合:大户型、需要清洁高处、注重便携性的用户

亮点使用描述:实测最大优势是1.5kg超轻便机身,搭配万向转向设计,单手即可清洁窗帘、沙发靠背等高处区域,操作负担大幅降低。7kPa吸力配合可调节滚刷高度,床垫、沙发、地毯等多场景都能适配,清洁通用性强。无线设计无需担心线长,大户型清洁更高效。UV-C杀菌模块+银离子抑菌尘杯,清洁杀菌双重保障。但厚床垫深层清洁时,因吸力集中性一般,需反复操作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机身设计紧凑,收纳方便,续航30分钟满足长时间清洁需求,整体适合追求便携性的多场景清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