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修飞机的master-john
作为一名民航从业人员,我的工作日常绕不开两大核心场景:一是处理大量外文资料 —— 从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规章文件,到我们维护的各类机型维护手册、IPC等等,再到遇到困难时与飞机厂方代表交流纪要,动辄几十页的英文专业文本,逐字翻译、提炼要点往往要耗费大半天;二是参加密集会议、技术研讨交流会,既要专注听内容,又要快速记要点,会后整理纪要常常加班到深夜。
此前我试过用录音笔记录会议+翻译软件来处理外文,但设备切换繁琐、数据传输耗时,还总出现 “录音漏段”“专业术语翻译不准” 的问题。直到入手钉钉 DingTalk A1 AI 办公小助理,这款集录音、转写、翻译、总结于一体的智能设备,算是将我工作的“任督二脉”彻底打通。接下来,我将从民航人的实际工作场景出发,分享它如何成为我的 “随身办公搭档”。
轻薄便携,适配民航人 “移动办公” 需求
民航人的工作节奏快、场景杂 —— 可能刚在办公室处理完手册,就要去停机坪进行现场排故,再赶去会议室开技术研讨会,设备便携性至关重要。
DingTalk A1 的 “卡片级” 设计正好戳中痛点:与银行卡尺寸相当,厚度仅 3.8mm,重量 40g,揣在衣服口袋或直接磁吸到手机背面毫无存在感,比传统录音笔轻便太多。
机身由联想代工,金属外壳抗刮耐磨,曾不小心从停机坪工具箱滑落,捡起来后仅外壳轻微擦痕,功能完全不受影响,应对民航场坪的复杂环境绰绰有余。
核心的拾音配置更是为 “多人沟通场景” 量身定制:5 颗全向麦克风 + 1 颗骨传导麦克风,即便是在嘈杂的维修车间,也能清晰捕捉工程师的技术讲解;骨传导麦则解决了电话会议难题 —— 与国外厂方代表远程沟通时,无需开免提,就能完整收录双方对话,避免背景噪音干扰。
续航和充电设计也贴合民航人 “连轴转” 的工作状态:660mAh 电池支持 45 小时连续录音,我曾用它连续记录 3 天的跨航司技术研讨会,每天 8 小时会议,结束后仍有剩余电量;Type-C 通用充电口太实用,出差时与手机共用一个充电器;紧急情况下快充 10 分钟,足够支撑一场 2 小时的机组协同会。
最贴心的是磁吸配件:皮质保护套内置 MagSafe 模块,能牢牢吸附在手机背面,去停机坪时不用单独揣设备,拿手机就能顺带操作,彻底解决了 “忙起来找不到录音笔” 的尴尬。
极简交互,航前航后快速上手
民航工作讲究 “高效精准”,设备操作越简单,越能减少分心。DingTalk A1 无需复杂设置,绑定钉钉 APP 即可使用,对经常 “赶场” 的我们来说格外友好。绑定过程仅需 3 步:打开钉钉扫设备二维码、完成蓝牙配对、授权数据存储,全程不到 1 分钟,甚至不用下载额外软件。
设备本身的按键设计也能实现 “盲操”:顶部右侧长条键是录音键,长按 3 秒开机、短按 2 秒启停录音;圆形为语音键,长按可快速记录检修要点 —— 比如在停机坪发现发动机叶片存在鸟击迹象,不用掏笔记本,长按语音键就能说 “右发螺旋桨叶根及发动机整流罩存在血迹及小片鸟类羽毛,需进一步检查并通知机场科协同驱鸟”,后期会自动同步成文字,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APP 端的管理功能更是 “省时神器”:所有录音文件会自动同步至钉钉,按 “会议主题”“日常笔记”等详细内容进行智能命名,而非传统的 “日期 + 时间”,比如 “波音 737NG 起落架维护会议”“西锐SR20飞机鸟击后维修方案会议”,后期查找时直接搜索关键词就能快速定位,比翻找传统录音笔的文件列表高效太多。
从外文资料到会议纪要,全场景适配民航工作
民航人接触的外文资料,满是 “landing gear(起落架)”“thrust reverser(反推装置)” 以及充满专业属性的简写“ATC”等等这类专业术语,普通翻译软件常出现 “词不达意” 的问题。
而DingTalk A1 的翻译功能让我眼前一亮,除了21 种语言同声传译之外,对于民航专业术语的识别准确率极高,比如我们上面所说的“ATC”这样的简写,对于很多人来肯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DingTalk A1可以准确的翻译出“空中交通管制”这样的名词,面对空客、波音等飞机维护手册时,将 “fuel quantity indicator fault(油量指示器故障)” 等复杂术语精准翻译,确实让人震撼。
多发言人精准识别,纪要自动关联要点
民航会议常有 “多人交叉发言” 的情况 —— 比如月度安全例会中,飞行、维修、运行、机场部门的同事轮流汇报,过去我需要边听边记,常常漏记关键数据。DingTalk A1 的 “可视化录音 + 多发言人识别” 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技术研讨会上它的 “AI 分析” 功能更是帮了大忙,除了能统计每位参会者的发言占比和位次之外,还能分析出 “燃油管理”“大数据分析”“节油操作” 等高频次的讨论话题,生成会议热点报告,为后续工作方向提供数据参考 —— 这比人工整理的纪要更全面,也更贴合民航工作 “数据驱动决策” 的需求。
更多应用场景
除了专业上、工作上的使用场景外,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也会有国外的商务旅行又或者旅行计划,面对这些DingTalk A1强大的翻译功能就更凸显出它的方便与功能性。中文、粤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和韩语八种主要语言的实时互译,以及共21种语言的同声传译。
超强的智能识别功能可以自动识别并翻译不同语言的对话,实时调整译文内容,边说边译。有了它之后就可以在国外通行无阻,和翻译机说拜拜了。
除了用它面对面交流翻译外,对于外语不好的小伙伴来说,直接拿DingTalk A1来观看外语演讲、教学视频更是学习中的利器;而且经过测试,无论是视频正常语速还是1.5倍速、2倍速,DingTalk A1都可以精准无误的实时翻译,再也不用不断暂停查词或错过重要内容了,而且看完还能通过AI技术整理归纳核心要点,简直不要太好用哦。
我个人觉得,这款DingTalk A1除了对于我这样的民航人是工作生活中的利器之外,它系统自带的更多职业角色的AI小助理,包括会议助理、客户助理、销售助理、培训助理等等;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自主的新建一名关于自己的独享小助理,这样定制化的感觉,必将让我们在工作中如虎添翼。
体验总结:值得入手的 “办公效率神器”
经过一个月的深度使用,我越来越觉得这款DingTalk A1 绝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 “录音笔”,而是真正懂我们民航人需求的 “随身 AI 助理”—— 它能精准翻译专业术语,帮我们高效处理外文资料;能自动整理多发言人的会议纪要,减少加班时间;还能让科技真正融入生活,让你在出国旅行、商务工作灯场景中游刃有余。
对于每天与外文资料、会议打交道的民航人来说,799 元的旗舰版、499的青春版,配合每月 1000 分钟免费转写、10GB 云存储,性价比远超传统录音笔 + 翻译软件的组合。
如果你也厌倦了 “设备切换繁琐、后期整理耗时” 的工作状态,不妨试试这款 DingTalk A1,它或许能成为你提升工作效率的 “得力搭档”,让你有更多时间专注于 “保障航班安全、提升运行效率” 的核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