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桌面空间小的用户而言,传统的海景房机箱确实有些“占地为王”了。这类机箱体积庞大,占据大量桌面与地面空间,让本就局促的桌面更显拥挤,且搬运移动也极为不便。
此时,迷你机箱就成了绝佳之选。它体积小巧精致,不占太多桌面空间,能让桌面更加整洁有序。同时,其便于携带移动,无论是在家中更换位置,还是外出携带使用,都轻松无压力。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最近,我入了Thermaltake(Tt)TR100 Mini机箱,同时,还入手了他家的Thermaltake(Tt)额定850W 玲珑SFX 电脑电源和Thermaltake(Tt)钢影透镜12限定版机箱风扇,毕竟,小机箱要有用SFX或SFX-L规格的电源来适配。
接下来,我就把个人对这几款产品的使用体验分享给大家,有想入手迷你机箱的小伙伴可以重点关注下哈~
一、Thermaltake(Tt)TR100 Mini机箱
初次拿到TR100 Mini,它紧凑的造型和简洁的线条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体外观精致而不失稳重,18.4公升的体积,即便放在小型书桌也不占地,搭配可选的随行箱,出差携带整套游戏设备也毫无压力。
机箱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侧面采用磁吸式固定,拆卸毫不费力;顶部和底部则由弹簧螺丝固定,徒手就能完成拆装。
日常清灰或调整线材时,这个设计大大提升了效率,不需要工具辅助,真正做到了便捷维护,也让整个装机过程变得非常轻松。
并采用了双舱式设计,将主板、电源与显卡分舱放置,不仅让内部布局更规整,也让整机显得精致。
搭配自带的PCIe 4.0显卡转接线,16Gbps的传输速度完全不会损耗性能。这种布局让内部空间利用率大幅提升,也不用担心兼容性问题。
内建的显卡固定支架和可拆卸PCI-E面板进一步简化了显卡的安装步骤,安装时不用费力调整位置。我在安装影驰大将显卡时,过程十分顺畅,这得益于后方可拆卸的PCI-E面板和内建的GPU固定支架,既稳固又方便。
机箱支持两个2.5英寸SSD,每个舱室各一个,分舱安装的设计让硬盘散热更均匀,对注重数据读写速度的用户很友好。同时,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存储但又不想占用太多空间的用户来说,扩展性刚刚好。
在散热方面,机箱顶部可安装两个120mm或140mm风扇,并且支持240mm或280mm一体式水冷,冷排厚度最高可达53mm。
如果安装风冷,能容纳高度68mm的CPU散热器。我实测安装280水冷后,顶部空间仍有余裕。
需要提醒的是,在安装水冷时,要尽量靠主板一方,不然水冷管会不够长,影响安装。
此外,机箱在关键位置设置了散热开孔,配合可拆卸防尘网,既能有效导流又不易积灰。长时间高负载运行下来,内部温度控制得相当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热堆积。
其实,这款机箱最吸引我的还是可加购的3.9英寸LCD扩充屏幕。
通过TTRGBPlus软件,可以实时显示系统信息、时间或天气,还支持自定义图片和GIF,为机箱增添了个性化色彩,让小巧的机箱也能展现独特风格。
这块小屏幕不仅视觉效果华丽,还让整机更具互动性,使用起来也更亮眼。
对于面板的更换和安装非常简单。先将原来的面板卸下。
将LCD扩充屏幕安装在配送的专用面板上。
接下来,使用配送的排线连接好LCD扩充屏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用弯头接口去连接,不要用直头的。
最后,将安装好的LCD扩充屏幕面板装到TR100 Mini机箱上,就OK了。
在防尘上,TR100 Mini机箱在顶部、前方和侧边均配备了过滤网,有效防止灰尘侵入,减少了维护频率。
I/O接口配置,共设计有2个USB 3.0 Type-A和1个USB 3.2 Gen 2 Type-C端口,其中,2个USB3.0 Type-A接口能满足日常外设连接,比如鼠标键盘等,USB3.2 Gen 2 Type-C接口则提供了高速传输体验,可以用来连接移动硬盘等,拷贝大文件时比传统接口能节省不少时间。
这里我插入了一个U盘,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读写速度。
读取速度为470.47MB/s,写入速度也达到了455.40MB/s。USB 3.0的理论传输速率为5 Gbps(约625 MB/s),实际传输速度通常在400-500 MB/s之间,由此可以看出,跑满了带宽。
电源方面,支持SFX和SFX-L两种规格,并配有可拆卸支架,更换高瓦数电源满足硬件升级需求时特别方便。
这里,我安装的是850W 玲珑SFX 电源,在安装前需要把可拆卸支架取下,连接好电源后,再把支架安装到机箱上。
二、Thermaltake(Tt)额定850W 玲珑SFX 电源
TT玲珑SFX 850W电源是专门为适配迷你机箱而推出的,因为TT TR100 Mini机箱这类的机箱对电源尺寸和性能的要求非常苛刻,正好TT玲珑SFX 850W电源能满足对TT TR100 Mini机箱紧凑体积与高性能的双重需求。
这款电源100x125x63.5mm的尺寸比我之前用的标准电源小了一大圈,安装时轻松放入机箱的电源仓,完全不用担心空间不足。
随盒附赠的SFX转ATX转接架很实用,让我在后期选择其它迷你机箱时有了更多灵活性。这种小巧设计不仅节省空间,也让整机布线变得更简单。这里安装到TR100 Mini机箱上是不需要这个支架的,
作为全模组电源,TT玲珑SFX 850W电源的接口配置很全面。主板24PIN、CPU 4+4PIN、显卡6+2PIN和12+4PIN接口一应俱全,还有4组硬盘供电接口。
装机时我只需连接必要的线材,机箱内部顿时整洁不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配备的压纹线材,手感柔软易于弯折,理线时不用费太大力气就能整理得服服帖帖,这在空间有限的迷你机箱中显得尤为可贵。
性能方面,这款电源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实测转换效率确实很高。在高负载运行游戏时电源始终稳定供电,没有出现任何功率不足的情况。同时,采用的LLC+DC-DC架构不仅提升了能效,还显著降低了运行噪音,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保持安静。
针对新一代硬件,它专门优化了+12V输出能力。采用高电流单路+12V设计,能为PCIe5.1显卡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即使长时间高负载运行,电压也保持得非常稳定,没有出现波动现象。同时,它的涟波噪声控制得很出色,各路口电压的涟波都低于30mV,为硬件提供了干净稳定的电流。
电源内部采用全日系电容,这种电容以稳定耐用著称,让我对它的长期使用寿命很有信心。内置的智能温控系统也很实用,会根据电源负载自动调节风扇转速,轻载时风扇保持低转速甚至停转,重载时则加速散热,在散热效率和噪音控制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电源完全兼容ATX3.1标准,为未来硬件升级留足了余地。考虑到现在显卡和处理器功耗越来越高,这种前瞻性设计确实很有必要。加上七年质保的服务承诺,使用起来特别安心。
三、Thermaltake(Tt)钢影透镜12限定版机箱风扇
这款机箱风扇是我随机箱一起入手的。将三把Thermaltake钢影透镜12限定版风扇装入机箱后,才真正体会到光影艺术与散热效能的完美融合。
这款风扇不同于普通RGB风扇的平面发光效果,钢影透镜12通过特殊的光学结构创造出令人惊艳的无限镜光效。当风扇运转时,光线在透镜间不断折射,形成深邃立体的视觉效果,如同在机箱内开辟了一个无限延伸的光影空间。并支持神光同步。
在散热性能方面,钢影透镜12支持800-1600RPM±10%的可调转速范围,配合智能温控系统,能够根据硬件负载自动调节转速。在实际测试中,即使在高负载运行大型游戏时,风扇也能保持硬件温度稳定,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噪音干扰。这种智能调节机制不仅提升了散热效率,更实现了节能与静音的平衡。
相比传统轴承,风扇所采用的液压轴承能降低运转时的摩擦系数,使风扇转动如丝绸般顺滑。长时间运行测试显示,即使在最高转速下,风扇依然保持稳定,没有出现任何异常震动或噪音。这种精密的机械设计不仅提升了使用体验,更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在减震设计上,钢影透镜12的四个角落配置了硅胶角垫,能有效吸收了运转时产生的细微震动。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实则解决了机箱共振这一常见难题。实际使用中,整机运行更加安静平稳,特别是在夜间使用时,几乎感受不到风扇运转的存在感。
从安装体验到日常使用,Thermaltake钢影透镜12限定版风扇处处体现着对用户体验的深思熟虑。免工具安装设计让升级变得轻松简单,而高质量的线材与接口则确保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作为机箱中的"配角",它却以出色的表现重新定义了散热风扇的标准。
四、总结一下
除了上面产品外,这次安装的板U,我选择的是R79700X和技嘉B650i主板,板U套装共花了2662个大洋。
使用鲁大师跑分,整机155871的跑分,击败了全国81%的用户,可以玩绝地求生等3A大作等。当然用这台电脑来作生产力也绰绰有余了。
总的来讲,这次的装机,我是非常满意的,选的TT家的ITX机箱、电源和风扇组装的电脑不仅小巧不占空间,而且外出携带也非常方便,同时光污染的氛围感也直接拉满。另外R79700X的高性价比也是目前很多玩家装机的首选。总归,如果预算有限,目前需要装小机箱的用户可以来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