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同时痴迷自行车运动与半程马拉松运动的爱好者,我始终在寻找能同时满足两种运动需求的照明设备。特别是长途户外骑行和夜跑时,照明是保证我运动安全的先决条件。米家这款灯体净重仅40克的户外多功能灯,凭借其“一灯五用”的硬核配置,让我对户外照明设备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是骑行中的“破风利器”,更化身夜跑时的“移动安全堡垒”。

从外观上看,米家户外多功能灯不仅外观极简,配合不同的附件还能实现众多的功能。包装内有骑行附件、腰夹(帽夹)、头灯带、便携收纳袋。这个便携收纳袋很特殊,把灯装进去挂起来就是一盏特别的露营灯。

灯体本身只有42克重户外携带,特别是登山、骑行、夜跑,只有一根能量棒的重量,对我的运动来说构不成任何负担。它的外壳极具金属感,在阳光下呈现哑光质感,既防刮耐磨又避免骑行时反光干扰。

配合可调节头灯带使用复合附件组成头灯时也仅有70多克重,小巧便捷戴在头上就可以解放双手了,在徒步时或登山时双手可以使用登山杖,增强运动中的安全性。

特别是头灯带内侧具有防滑胶条,佩戴时非常稳固,织物材质保证通风和排汗,有利于长时间佩戴。

户外灯操作方便,顶部有两个按钮中间是电量和充电进度指示,两个开关配合实现不同的功能,腰夹可以多角度旋转以适应不同的照明模式。Type-C口充电具有防水胶盖,可以使用手机充电头、充电宝等设备补充电力,内置650mAh锂聚合物电池,约两小时就可以充满电。

灯体正面有两个发光区域,分别是聚光灯和泛光灯,聚光灯用于远光照明,泛光用于近光照明,每种灯都具备三档亮度调节: 聚光灯最高400流明,在自行车高速下坡时能提前200米照亮前方路况。6000K色温实现高亮照明, 泛光灯最高亮度200流明,色温为4000K暖黄光,具有极高穿透性,在雨雪雾天气能作雾灯使用,单独使用泛光模式在夜跑时柔和不刺眼,照射角度大,如果两种灯都开启既能照亮远处路面,又能通过泛光照亮脚下周围路面。如果在团队骑行中使用,不仅可以为前路照明也可以为队友提供侧方照明。第四个模式为警示模式,采用爆闪红光设计,特别适合作为自行车尾灯使用,在后方200米外即可见醒目警示。如果两个按键同时长按则通过莫尔斯代码以光的形式向外发送SOS求救信号,在野外探险遇险时容易引起别人注意,成为真正的“生命之光”。

下面是我的实用场景:骑行与夜跑的双重“光之伴侣”。作为公路车前灯使用,由于绑带形状的原因和我的破风车把不太匹配但安装也非常牢固,如果是圆形车把就匹配了。

这是装到山地车车把上的状态,操作非常方便。

用于公路自行车时,我作为尾灯使用时,骑行附件和座管匹配度非常高,在骑行时能保证安全,下图是同伴的尾灯比较,我这个亮度几乎是他的三倍。


后方车辆在几百米外就可以明显看到,比传统反光条提前3倍距离触发刹车反应。保证夜晚骑行的安全。我的两辆车,一辆公路车,一辆山地车,通过骑行配件可以方便地安装,骑哪辆车安装在哪辆上,无论做前灯还是尾灯,都非常方便。

作为尾灯,无论是骑行还是在停放在路边,其他交通参与者很远就能发现,提高户外运动的安全性。

下面进行路测, 下图是夜骑,有路灯的环境,6000K色温光线响应速度极快,高速骑行也能清楚照亮路面 。

下图是在无路灯的全黑环境下通过不同的模式来照明,根据你的需要选择远光还是近光、或远近光同时点亮。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喜欢夜跑,那么这个灯也非常适合你,秋分以后,天黑得早了,夜跑时通常天已经全黑了,我把米家多功能户外的夹在裤腰上,向前可以照亮前方的路,向后可以提示后方的交通参与者,杜绝因碰撞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当传统户外灯还在“重量与亮度”的单选题中挣扎时,米家这款多功能灯以40克超轻机身+600流明高亮度的“反常识”组合,配合五种发光模式与双色温系统,真正实现了“一灯在手,全场景无忧”。

它不仅为你的夜骑保驾护航,在露营、探险、攀岩等场景中同样能为你提高安全保障。对于同时热爱自行车与长跑的双修玩家而言,米家户外多功能无疑是2025年最值得投资的户外装备——毕竟,在黑夜中照亮前路与守护安全,才是户外运动本真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