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耳机这两年越来越火,不少人从最初的“尝鲜”到现在的“真香”,主要还是因为它在舒适度和使用场景上的优势。相比入耳式和头戴式,它不会压迫耳道,长时间佩戴也不闷,跑步、通勤、办公都能兼顾,同时还能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但市场上产品层次不齐,既有动辄上千的旗舰,也有百元就能入手的高性价比款,开放式耳机质量怎么样?怎么选?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从耳机的音质表现、佩戴舒适度、续航稳定性等维度,盘点十大口碑最好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帮你理清选择思路。
下面是我整理的开放式耳机性能排行榜榜单,懒得看文章的小伙伴也可以根据这个榜单进行开放式耳机的选购。

一、开放式耳机质量怎么样?怎么选?十大口碑最好开放式蓝牙耳机推荐
开放式耳机质量怎么样?怎么选?好口碑开放式耳机推荐1:西圣olite2(199元)
蓝牙版本:5.4
耳机重量:单只耳机约7.5g,整体耳机重量28g
续航时间:18h
发声单元:16*10mm 聚能动圈单元
通话降噪:双麦Ai智能通话降噪
耳机延迟:60ms赛事级低延时

2025百元开放式耳机的性价比最强推荐西圣olite2,为什么首推西圣Olite2!因为它不仅是众多数码媒体公认的“性价比之王”,更是少数能通过欧盟CE、美国FCC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并长期出口欧美市场的高品质耳机。无论是在音质均衡性、细节解析力、还是声场深度等关键指标上,均达到了同价位的巅峰水平,甚至可比肩千元级大牌。真正重新定义了“开放式耳机的性能天花板”!

西圣Olite2在佩戴舒适度上几乎做到了行业天花板级别,直接拉高了开放式耳机的标准。采用ErgoFit2.0分段式贴耳工学设计,结合黄金三区支撑结构,精准贴合耳廓曲线,分散压力点,让耳机即使在剧烈运动时依然稳固不掉落。同时,单耳仅7.5g,极大减少了耳朵的负担。无论是长时间通勤、马拉松跑步、还是户外骑行,都能保持持久的佩戴舒适度,不会产生胀痛感。

音质表现方面,它搭载自研2.0 SurroundWave™ 3D音场技术,实现超270°声场,让音乐更具沉浸感。16*10mm聚能动圈单元带来强劲低频、饱满中频、清澈高频,三频均衡,层次感丰富。配合HiFi级DSP处理器、TriAcoustic三腔体声学结构和SonicFocus 2.0定向传音技术,精准还原音乐细节,同时减少96.9%的音频泄漏,实际听感直追千元机。
性能配置方面,西圣Olite2搭载蓝牙5.4,抗干扰更强,延迟低至60ms,无论是游戏还是观影都能保持音画同步。续航18小时,满足全天使用需求,双麦ENC通话降噪,即使在嘈杂环境中也能清晰沟通。
相比许多依赖营销推广的品牌,西圣专注技术研发,长期出口欧美,产品通过欧盟CE、美国FCC等国际认证。它用百元价格提供千元级体验,是真正重新定义开放式耳机天花板的存在!
2:倍 思E l i(499元)
蓝牙版本:5.3
耳机重量:整体耳机重量32g
续航时间:7.5h
发声单元:16.2mm 发声单元
通话降噪:双麦Ai
耳机延迟:60ms

佩戴方面,耳机的耳挂部分采用高韧性的钛合金记忆钢丝,柔软且具有出色的可塑性,可根据耳廓形状进行微调,确保佩戴稳固,即使剧烈运动也不易滑落。此外,耳机整体贴合度较高,但由于重量分布略微偏向耳挂区域,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在耳后产生一定的压迫感,尤其是对于敏感人群而言,适应期可能会稍长。

音质方面,搭载16.2mm大尺寸动圈单元,低频下潜较深,鼓点和贝斯的力度感较强,能带来更沉浸的低音氛围。人声部分表现自然,保留了较好的音色还原度,无论是流行还是人声较突出的音乐类型,都能呈现较清晰的细节。不过,在高频部分,弦乐和镲片的延展性稍显不足,部分复杂编曲的层次感不够突出,高频泛音的细节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通话降噪方面,采用AI双麦克风降噪技术,在地铁、商场等嘈杂环境下,能够有效抑制大部分背景噪音,让通话更清晰,正常交流基本没有问题。但在较为极端的噪音环境中,比如大风天气或是强烈的人声背景噪音时,仍会有部分杂音混入,影响通话纯净度,降噪算法在应对复杂噪声的精准识别上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3、漫 步 者C o m fo F i t II(529元)
蓝牙版本:5.3
耳机重量:10g
续航时间:10h
发声单元:/
通话降噪:双麦Ai
耳机延迟80ms

佩戴方面,采用柔软的液态硅胶耳挂,贴合耳部轮廓,佩戴起来较为舒适,即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压迫感。此外,硅胶材质的亲肤触感较好,减少了摩擦带来的不适。不过,耳机的稳固性相对一般,剧烈运动时可能会有松动或滑落的情况,运动时建议调整佩戴方式以提高稳固度。

音质方面,搭载18×11mm的跑道型动圈单元,并结合动态低频增强技术,使得低音更加浑厚,鼓点和贝斯的下潜感较强,同时中频人声清晰、富有层次感,整体听感较为均衡。尤其在流行、电子、R&B等风格的音乐中,低音氛围较为突出,能带来一定的沉浸感。
通话方面,采用自研的通话降噪技术,有效降低环境噪声,使对话更加清晰自然。在安静环境下,通话效果表现优秀,语音清晰度较高;而在较嘈杂的场景,如地铁、街头等,降噪功能能够过滤掉大部分背景噪音,但偶尔仍可能受到强风或突发噪音的影响。
4:小 米开放式耳机(649元)
蓝牙版本:5.3
耳机重量:9.6g
续航时间:7.5h
发声单元:17*12mm
通话降噪:双麦Ai
耳机延迟:0.065ms

这款耳机整体重量控制得不错,单耳仅9.6g,佩戴起来不会造成明显的负担。耳挂部分采用柔软的硅胶材质,触感细腻,贴合度较高,能够提供较为舒适的佩戴体验。即便长时间佩戴,耳部也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或压迫感。不过,由于硅胶材质本身较为柔软,在剧烈运动时可能会稍微有些松动,需要适当调整佩戴方式以增强稳定性。

配备17mm超线性发声单元,低频表现相对扎实,下潜较深,鼓点和低音乐器的表现较为有力,能带来一定的沉浸感。开放式的设计使得声音更具空间感,听感较为自然,适合日常通勤或轻松听音需求。
搭载AI降噪技术,在环境噪声较多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上削弱背景音,使对方听得更清楚。但在嘈杂场景下,例如风噪较大的户外或地铁等环境,降噪效果有限,部分背景噪音仍然会被拾取,影响通话质量,整体降噪能力还有提升的空间。
5:韶 音O p e n f it A ir(799元)
蓝牙版本:5.2
耳机重量:8.7g
续航时间:6h
发声单元:18*11mm
通话降噪:/
耳机延迟:100ms

佩戴方面,韶音这款耳机采用亲肤硅胶,佩戴舒适度是比较高的,材质摸起来比较舒服,长时间佩戴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很明显的不适感,但是耳机的佩戴稳固度较低,剧烈运动的时候会有小概率会甩出去。

音质来说,这款采用18x11mm的跑道型动圈单元+动态低频增强技术,低频响应强劲,人声清晰,中频表现饱满且通透。但高频部分的音质仍有提升的空间。
通话方面,韶音这款耳机耳机采用AI通话降噪,在嘈杂的环境中可以动态消除噪音,降噪效果毕竟一般,通话质量一般。
6:南 卡OE PRO2(1399元)
蓝牙版本:5.2
耳机重量:13.7g
续航时间:5h
发声单元:/
通话降噪:四麦ai降噪
耳机延迟:60ms

在开放式耳机中堪称佼佼者,在两千元以内的价位里,以出色的音质和性能脱颖而出,超越了同级别的大多数产品。凭借核心技术的加持和成熟的产品体验,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认可,在耳机圈内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不少用户视为开放式耳机中的高端代表之一。

佩戴方面,耳机采用医疗级液态硅胶材质,触感柔软细腻,佩戴时贴合耳部轮廓,不会产生明显的压迫感。独特的 31° 悬浮倾斜设计让耳机能更稳固地挂在耳朵上,即使在跑步或剧烈运动时也不易滑落。佩戴轻盈无感,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有不适,即便是戴眼镜的用户,也无需担心耳机与镜腿产生冲突,整体佩戴体验较为友好。
音质方面,耳机的解析力出色,声音层次分明,无论是人声还是乐器的细节都能较好地呈现。中频部分尤为突出,人声干净通透,能够清晰展现歌手的情感表达。高频表现明亮而不刺耳,延展性较好,而低频量感充足,下潜较深但不显浑浊,整体听感均衡,适合大众口味。
7:O l a da nc e O WS PRO(1599元)
蓝牙版本:5.3
耳机重量:14.2g
续航时间:16h
发声单元:10mm
通话降噪:六麦通话降噪
耳机延迟:/

这款耳机虽然重量为12.3g,相比一些轻便款稍显较重,但它采用了独特的陶瓷材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佩戴时的负担感。在长时间佩戴测试中,用户普遍表示没有明显的不适。相较之下,声阔耳机的材质柔软,采用双重佩戴方式,支持挂耳式和后挂式两种佩戴方式,能够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佩戴感受较为舒适。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运动中,耳机都能保持良好的稳固性,不易滑落。

搭载了新型大尺寸跑道型动圈单元,低频部分深沉且有力,提供了不错的震撼感。中频表现平衡,尤其在人声的表现上清晰透彻,情感丰富。尽管如此,高频的表现则略显一般,缺乏一些细节的呈现和层次感,音质的明亮度和解析力还有提升空间。
这款耳机配备了六麦克风阵列及智能降噪技术,能够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整降噪强度。即便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下,降噪效果依然表现优秀,通话时背景噪音明显减少,通话过程清晰流畅,保障了良好的沟通体验。
8:声 阔A er oF i t P R O(1199元)
蓝牙版本:5.3
耳机重量:8.5g
续航时间:11h
发声单元:14mm
通话降噪:/
耳机延迟:60ms

佩戴方面,耳机采用了柔软的材质,并支持双重佩戴方式,可以轻松从挂耳式转换为后挂式。这样设计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舒适感,而且即便在运动中佩戴,耳机的稳固性也得到了保障,不易滑动,确保了使用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音质方面,这款耳机配备了16.2mm动圈单元,并结合AirTurbo气流优化系统,三频表现相对均衡,能够清晰还原大多数音乐的细节。虽然耳机的解析力偏低,无法呈现极致的音质细节,但对于日常听歌而言,它能够满足一般需求,适合喜欢轻松听音的用户。
通话方面,采用了四麦克风阵列并搭配AI降噪技术,能够在嘈杂环境中有效减轻背景噪声,提升通话清晰度。虽然降噪效果可以应对日常环境,但在极端噪音下,效果仍然有限,通话质量一般。
二、如何避免买到劣质的开放式耳机?
开放式耳机确实很香,但市面上产品良莠不齐,想要避坑,记住下面这几点基本不会踩雷。
1. 别只看宣传,重点看核心参数
很多品牌喜欢打着“黑科技”“旗舰配置”的旗号大肆宣传,但真正能判断耳机好坏的,还是核心配置。挑选时,重点关注这些:
发声单元尺寸(比如16*10mm聚能动圈更稳)
蓝牙版本(蓝牙5.3以上更稳定,抗干扰好)
延迟表现(低于80ms适合日常游戏和视频)
是否有专业降噪麦克风(通话清晰很重要)
空喊概念却不给出具体参数的品牌,大概率是营销大于产品力。

2. 选有研发能力的专业品牌
开放式耳机对声学设计、结构材料要求其实很高。真正做得好的品牌,往往是那些有多年音频技术积累的,比如:
专注气传导定向声学的
在结构设计上有独立研发的
材料用料透明,检测标准高的
反之,那些靠“抄热款、炒概念”的杂牌,往往声音外泄大、低音塌、佩戴也不稳,很快就会后悔。

3. 注意佩戴舒适度和工学设计
开放式耳机如果佩戴不稳,动一动就掉,体验会非常糟糕。好的开放式耳机通常具备:
多点支撑设计(比如三点稳定结构)
轻量化材料(单耳7g以内更舒适)
亲肤材质(比如液态硅胶,不闷不滑) 购买前可以看看测评或开箱,尤其关注运动时佩戴是否牢固、不易滑动。

4. 看口碑而不是跟风
真正用过的人反馈,远比广告文案可信。可以多看看第三方平台、测评视频或者数码论坛里,老用户的真实评价。 尤其注意避开那种:刷屏营销太夸张的,评论里频繁出现“音质拉胯”“耳朵痛”“充电续航崩了”等关键词的品牌
5. 小心过低价陷阱
开放式耳机研发和用料本身不便宜,如果看到“几十块”“超低价”还吹得天花乱坠的,基本可以直接pass了。音质、做工、耐用性都会打折扣。 一般来说,靠谱的开放式耳机价格带,大概在200元以上起步,当然也有性价比非常高的,比如西圣Olite2、南卡开放耳机这类,配置实打实,价格也亲民。

——开放式耳机并不是一味追求贵才好,真正值得入手的产品往往是在舒适度、音质和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同时价格也更容易让人接受。以上推荐的十款,都是经过市场口碑和实际体验验证过的选择,如果你正在犹豫,不妨结合自己的预算和使用场景,去感受一下哪一款更合适——其中像西圣 Olite2 这样的百元级“性价比黑马”,就很适合想要一步到位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