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对标”魔术:型号追平iPhone,高端梦就实现了?

9月15日,小米总裁卢伟冰在微博宣布,全新小米17系列将于本月发布。而就在五天前,苹果刚刚发布了iPhone 17系列。小米跳过16直接命名为17的操作,瞬间点燃社交媒体,小米16改名小米17话题火速登上热搜。

这不是产品跨代了,是心态先跨代了。不是体验追平了,是编号先对上了。

时机选择体现蹭热度的艺术。小米此次时机选择堪称精准。苹果在9月10日发布iPhone 17系列,小米选择在9月15日宣布小米17系列发布计划,正好借iPhone热度推向高潮。

这种操作避免了与苹果同日竞争关注度,又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苹果发布会后的舆论余温。选择在苹果发布会后的第五天公布消息,小米成功地将公众对iPhone的关注引向了自身。

这种蹭热度策略成本极低,效果显著。苹果发布会已经为市场预热,消费者对17这个数字形成了初步认知,小米直接借用这一认知,节省了大量市场教育成本。

命名策略成为心理暗示的游戏。小米跳过16直接命名为17,表面上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命名调整,实际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暗示游戏。

通过使型号数字与苹果同步,小米试图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同代竞争的心理认知。这种数字上的对标,让消费者不自觉地将小米17与iPhone 17放在同一比较维度上。

小米这一命名策略是其对标策略的暗号,旨在释放一种同代争锋的气场。这种心理暗示游戏,如果成功,将有效提升小米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定位。对标话术成为传播话术的包装。小米高管们熟练运用对标 rhetoric(对标话术),将蹭热度行为包装成自信挑战者的形象。

卢伟冰表示:5年前,开启高端化战略,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坚定对标 iPhone。迄今,苹果依然非常出色。iPhone 17系列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但依然很有信心,才会同代同级地直面iPhone。

这段话术巧妙地将蹭热度行为转化为自信的表现,将小米放在了与苹果同一竞争层面。雷军更是直接喊出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的口号,进一步强化这种叙事。

但这种话术无法掩盖一个事实:真正有底气的厂商,是不用喊对标的,它的产品本身就能站在苹果旁边。

战略考量暴露高端化的捷径心态。小米的蹭热度行为背后,是其高端化战略的焦虑与捷径心态。过去五年,小米研发投入超1000亿人民币,未来五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然而这些投入并未带来真正的品牌高端化突破。

在高端市场,小米始终不是用户第一选择,它是我预算不到位时的第二个选项。面对这种困境,小米选择了通过型号数字上的对标,来快速提升品牌定位的捷径。

这种策略可能短期内带来关注度和话题度,但无法解决品牌高端的根本问题:用户体验、品牌认知和消费者信任。

风险与局限显现蹭热度的代价。蹭热度策略虽然短期收益明显,但也存在显著风险和局限。最直接的风险是,这种策略可能进一步强化小米作为跟随者而非创新者的品牌形象。

有分析直言不讳地指出:小米喊的不是对标iPhone,而是求别忘了我。这种品牌认知一旦固化,将极大阻碍小米真正的高端化进程。

此外,这种对标策略也使小米更容易被与苹果直接比较,而在生态、芯片、系统的整合能力上,小米与苹果还存在明显差距。

当消费者拿着六七千元预算走进门店时,心里的排序依然是:先看苹果,再看看华为,最后……要不看看小米?

小米17系列可能参数不会差,体验也许更接近理想。但数字编号的追平,解决不了品牌力的代差;一次改名,成就不了一场真正的跃迁。

小米需要的是真正构建品牌信任而非蹭热度。高端市场的竞争,最终靠的是产品体验和品牌价值,而非型号数字的游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IT手机资讯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原创

十大公认好用的除螨仪排名:排行榜前十除螨仪品牌测评!小白推荐

2025-9-16 10:40:24

原创

哪个品牌的除螨仪好?实测精选5款除螨仪!哪家更专业?

2025-9-16 11:17:0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