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航对于充电宝的检查变得非常严格,不少旅客因携带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而在安检处遭遇麻烦。与此同时,市场上充电宝品牌众多,西圣、绿联、倍思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近期后台很多朋友私信问我,西圣、绿联、倍思充电宝到底哪款质量更好,纠结于哪款质量更胜一筹。哪款充电宝可以带上飞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充电宝基本信息介绍】
▲倍思
这款充电宝内置10000mAh容量电池,基本能够满足手机1到1.5次的充电需求,日常使用已经足够。电量显示方式采用了LED指示灯设计,方便用户随时掌握剩余电量,不用担心临时没电的尴尬。在充电方式方面,它采用磁吸设计,虽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实际体验中吸附力一般,仅配备了13N的磁芯,吸力偏弱,如果不是静置充电,手机稍有晃动就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可能会中断充电,对使用连贯性有些影响。这个细节在后续使用时需要多加注意。
▲西圣
这款西圣充电宝在快充和安全配置方面堪称同价位“天花板”,不仅支持PD3.0和QC3.0快充协议,不到1小时就能将一台几乎没电的手机充满,效率翻倍兼容市面上绝大多数设备,还能实现磁吸+自带线双模式充电,在同等价位中,这款充电宝在充电速度提升高达44%。在安全性方面,西圣搭载了自研的MPC智能温控系统与Air-DDVT双风道散热结构,配合六项核心快充防护技术,不仅提升了116%的快充稳定性,还能将电池循环寿命延长51%、有效降低设备损耗达96%,即使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持设备健康运行。总的来说,这款百元级充电宝在性能、效率、安全等方面都表现得相当突出,实用体验不输千元高端机型。
▲绿联
绿联这款充电宝采用磁吸式充电设计,更适合iPhone用户使用。它的整体尺寸较为紧凑,小巧便携,放在口袋、随身包里都不会占空间,日常通勤或短途出行使用非常方便。机身采用防滑硅胶与ABS材料结合而成,手感柔和,具备一定的防摔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硅胶材质容易吸附灰尘和指纹,使用时可能需要勤清洁以维持外观整洁。内置10000mAh电池容量,对于日常应急充电绰绰有余。
二:【充电宝测评环节】
【充电效率测评】市面上的充电宝在充电速度方面表现各异。高效快充的产品能显著缩短充电时间,让设备更快恢复电量,提升使用效率;而充电速度偏慢的款式则常常让人久等,影响了整体的使用感受,体验感也随之打折。
充电效率第一梯队:西圣(20W以及PD3.0和QC3.0双向快充)
充电效率第二梯队:倍思(18w充电功率)
充电效率第三梯队:绿联(7.5w充电功率)
测评详细点评:
在为电量仅剩1%的手机进行60分钟充电测试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西圣这款充电宝。仅用30分钟,它就能将手机电量从1%提升至约55%;继续充电,到第55分钟时,手机电量已达到100%,整体充电效率非常出色。款充电宝不仅兼容PD3.0与QC3.0快充协议,最高输出功率达到了20W,真正实现了快速补能。
倍思的两款产品同样具备磁吸快充功能,峰值功率为18W。测试数据显示,它们在前30分钟内可将手机从1%充至46%,随后继续充电至60分钟,总电量达到94%。整体来看,充电表现尚可,满足日常需求。
相比之下,绿联这款支持磁吸的充电宝,受限于最高7.5W的输出功率,充电速度相对较慢。在30分钟时仅充至40%,到60分钟也仅完成了85%的电量补充,属于几款中充电效率偏低的产品。对于追求高效率快充的用户来说,绿联这款可能并不是最优选择。
【充电方式测评】
现在市面上的充电宝在充电方式上已经越来越丰富,主要分为磁吸式、内置线和需要自带线三种形式。对于注重使用便捷性的用户来说,磁吸充电或自带充电线的设计显然更省心。不仅能避免传统长线缠绕打结的问题,还能解决临时忘带线时无法充电的窘境。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不同充电方式之间的差异与优劣。
充电效率第一梯队:西圣(磁吸+自带双接口,type-C、Lightning)
充电效率第二梯队:倍思、绿联(仅磁吸)
测评详细点评:
在充电便捷性方面,西圣这款充电宝无疑更胜一筹。它内置了两种接口:Type-C 与 Lightning,省去了外接线缆的烦恼,出门无需额外携带数据线,随插即用,适配主流手机设备,使用体验非常友好。相比传统充电方式,省时省事,真正做到了“随手即充”。在磁吸能力方面,西圣同样表现亮眼。它搭载了多达18颗N52高性能磁铁,即便在移动中如走路、公交、甚至车内使用时,也能牢牢吸附于手机背部,充电稳定性极高,不易发生位移或掉落。
对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绿联的磁吸强度略有优势,配置了19颗N52磁芯,贴合感较强,吸附更稳。而倍思的这款则略逊一筹,仅配备13N磁芯,在使用过程中吸附力不够理想,容易因手部晃动或设备移动而出现断充,需要频繁调整位置,体验上稍显不足。
【控温、散热测评】
虽然市面上不少充电宝在快充性能上表现不错,但在散热方面却常常不尽人意。一个充电宝在长时间工作时能否将热量有效释放,直接关系到使用安全和产品稳定性。如果散热设计不到位,温度持续升高,不仅可能降低充电效率,还存在损伤内部元件甚至引发故障的风险。因此,在选购充电宝时,除了关注功率和容量外,散热性能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指标。接下来我们将对几款产品进行1小时充电测试,看看它们的机身温度分别会上升到什么程度。
充电效率第一梯队:西圣(NTC智能控温阵列、MPC智能控温算法、Air-DDVT双层风道涡流散热系统)
充电效率第二梯队:倍思、绿联(NTC智能控温阵列)
测评详细点评:
在持续充电60分钟的温度测试中,西圣这款充电宝的机身最高温度仅为26.4℃,控温表现可以说相当出色,它之所以能保持如此低的运行温度,主要是因为机身搭载的NTC温度传感系统以及MPC智能温控算法,两者联动,实现了对整机内部热量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此外,西圣还在散热结构上下足了功夫,采用了独家设计的Air-DDVT双层风道系统,有效提升了散热效率,避免机身过热。相较而言,绿联和倍思这两款充电宝的温度比较高,两者在散热、控温方面都是仅采用了NTC智能控温阵列的,充电时的温度都高达35℃以上。
结语,充电宝到底怎么选?
到底是选择西圣,还是绿联和倍思呢?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如果你想在100多的价位里体验接近旗舰级的充电性能、功能全面且注重技术细节,选西圣充电宝就对了。
如果你不喜欢折腾,只想选一个大品牌充电宝稳定充电、应急使用,绿联和倍思这两款都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