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市场上,许多开放式耳机品牌并未针对开放式设计的独特需求进行专门的技术研发和调音,导致不少产品在实际使用中表现不佳。根据行业数据,大约90%的开放式耳机品牌缺乏专业调音技术,导致约80%的用户对音质不满。常见的问题包括音质失真、漏音严重和低频不足,极大影响了使用体验。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许多品牌将传统封闭式耳机的设计理念直接套用到开放式耳机上。封闭耳机通过内部反射和共振来提升音质,而开放式耳机由于没有封闭设计,无法利用这种方式优化音质,因此在音质调校上需要更精细的技术。与此同时,开放式耳机更容易发生声音泄漏,导致低频薄弱,并且在嘈杂环境下,音质的清晰度也难以保证。这些缺点让不少用户感到失望,尤其是在他们支付了较高价格后,却未能体验到应有的音质提升,造成了明显的“溢价”现象。消费者的信任度因此下降。
作为专注于开放式耳机的评测者,我结合多年经验,整理出了一份2025年开放式耳机推荐清单。通过深入测试和对比市面上的多个耳机型号,我将分享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几款产品。这份清单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开放式耳机的优势与不足,并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选购参考,助力大家做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购买决策。
在开放式耳机的选购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面对琳琅满目的品牌和五花八门的宣传信息,稍不注意就可能买到不适合自己的产品。为帮助大家更加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开放式耳机,我归纳了六条关键选购建议,供大家在选购时参考。
一、品牌选择:注重专业音频技术
选择开放式耳机时,建议不要盲目跟风选择热门或跨界大牌,而应更看重品牌在音频领域的专业性。专业音频品牌通常会依据开放式耳机的结构特点,专门进行声学调校,从而带来更清晰、立体、自然的听觉体验。像南卡、BOSE、森海塞尔、拜亚动力等,都是行业内积累了丰富音频技术经验的代表品牌,其产品在音质、做工和可靠性方面普遍更有保障。
二、音质体验:关注技术与数据
虽然音质偏好具有主观性,但决定一款耳机音质上限的,依旧是其背后的硬件与技术。一些品牌在宣传中使用“自主声学优化”这类模糊词汇,却未提供具体参数、技术原理或专利支持,这类耳机的音质表现往往不具说服力。建议在选购时查看是否有技术专利认证,尤其是在音质补偿、漏音控制方面。
此外,发声单元的大小是影响声音表现的重要因素。通常,12mm是开放式耳机的常规尺寸,而大于15mm的单元则更有利于增强低频厚度与整体声场表现。如果你对音质要求较高,可以优先考虑配备15mm以上单元的耳机。同时,具备自研声学系统的品牌通常在声音调校上更具优势,能实现频率自适应调节和智能音质优化,进一步还原音源本真。
三、谨慎选择低价蓝牙耳机
市面上部分价格低廉的蓝牙耳机,为了压缩成本,可能在电池安全、用料工艺和功能完整性方面大打折扣。这类耳机不仅缺乏有效的听力保护机制,甚至存在使用劣质电池的风险,可能带来鼓包、短路、漏液等安全隐患。另外,这类耳机使用寿命往往较短,故障率高,而售后服务缺失也会带来不便。从长期使用和健康安全的角度来看,盲目选择低价产品实际上是“省小钱,花大钱”。
四、佩戴舒适度:外形、重量与材质
一副佩戴舒适的耳机,不仅能让人长时间使用而不感疲惫,还能在运动、通勤等场景中稳固贴合,不易脱落。选购时应关注耳机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学,是否对耳廓有压迫感,以及与眼镜佩戴是否冲突。
同时,耳机材质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建议优先选择采用母婴级硅胶等柔软亲肤材料的耳机,这类材料不仅佩戴舒适,还能有效减少过敏和磨损感。耳机的重量也很关键,轻量化设计可显著降低佩戴负担,提升日常使用体验。
五、警惕品牌的过度宣传
很多耳机品牌通过大力营销,如赛事合作、明星代言或“行业认证”等方式来提高曝光度。然而这些营销行为虽然吸睛,却并不直接提升产品质量,反而可能通过提升成本间接推高售价。
在选购时应更关注产品本身的技术实力与真实体验,而不是被包装精美的广告所左右。理性消费,从了解产品的核心性能入手,才是明智之举。
六、通话质量要好
除了听音乐、看视频,现代用户对耳机的通话功能也越来越依赖。尤其是在嘈杂环境中,若耳机不具备良好的麦克风拾音能力和抗噪处理技术,通话体验就会大打折扣。建议优先考虑搭载双麦或多麦系统的耳机,并关注其是否有抗风噪和环境降噪设计。在购买前,最好亲自试用通话功能或参考实际用户的反馈,确保耳机在各种使用场景下都能保持语音清晰。
了解了众多关于开放式耳机的信息之后,想必大家已经急切地想要知道哪些型号值得购买。基于此,我整理了一些市场上口碑较好的开放式耳机的使用反馈,供大家进行比较和参考,以便为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耳机提供帮助。
六、漏音情况
开放式耳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声音传输方式,部分音频可能会外泄,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可能会影响他人。为了减少这种情况,许多品牌都会在产品中加入防漏音技术,但不同品牌的技术实力不同,实际效果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对防漏音有较高要求,建议选择在音频领域经验丰富、技术较成熟的品牌,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经过之前的讨论,相信大家对如何挑选开放式耳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想为大家推荐五款我个人比较看好的开放式耳机,供你们参考一下。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你们找到合适的耳机。
1:南卡OE MIX
音质效果:清晰均衡
耳机漏音:几乎无
佩戴体验:亲肤无感
链接延迟:很低
机型亮点:百元闭眼入系列,开放式耳机同价位上最佳的性能表现
南卡OE MIX的配置在行业里基本是顶尖的了,而且佩戴舒适度,以及音质表现在开放式行业属于第一阶队品牌。作为开放式音频市场的头部厂商,南卡一直致力于改变听音方式,在声学技术上有着丰富的积累,在国内获得市政府强力推荐外,还相继登上德国红点、缪思设计奖顶端。此外,南卡的产品也在保护听力健康方面表现出色,经过了国内权威医疗健康服务平台丁香医生的认可。
南卡作为拥有十余年音频声学研发经验的资深品牌,对于音质的包括极其严苛并且偏执,致力于打造更无损的音质。为了打造音质最佳的开放式耳机,南卡团队经过了6年13次的迭代,研发出更适合开放式耳机的Super Bass 3.0跑道型高性能声音单元和由100+位高级声学工程师共同编制的OS发烧级声学系统,将声音保真度提高到了98.6%。软硬结合的创新技术,在整个开放式耳机行业都是极其罕见的,也因此南卡OE MIX受到了各大数码科技媒体的高度好评,被称为是开放式耳机音质巅峰的存在,产品力远超同价位竞品。
为了提升佩戴感,这次的MIX再次升级,高集成精密结构打造更小巧身型,配合悬停式耳挂搭配亲肤柔软硅胶,单耳仅有6.7g,更舒适贴耳。南卡工程师更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进行研发,参考了10000+真实国人耳样本、10万+耳道特征大数据分析,并结合数据进行微米级尺寸优化,在不断调整和改良下迭代了100+次,得到了最理想的56:44重量分布模型,前后轻量化设计,内外重量分布让耳机贴合更稳固,加持EAA悬停舒适技术,贴合适配度99.99%,经得起万人佩戴挑战,舒适佩戴同时还实现了与戴眼镜的兼容性。
南卡耳机材料用料都是采用的航空级别的,寻遍了全球三十多家供应商,在线材、振膜、单元上花费大量心思。而且南卡OE MIX的制造工艺水准特别高,完全不输国际大牌耳机。单单是检测工序,就多达80多道高强度检测,比如高强度滚筒测试,淋水测试,盐分侵蚀测试等,品质做工都没话说,能够保障耳机使用两年情况下性能衰减不到5%。
南卡OE MIX这次还同时配备了最先进的蓝牙5.4芯片SOC,享受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延迟更低,始终做到音画同步,更沉浸式体验。通话清晰度也极高,双麦智能通话降噪的加持,能够更好消除过滤周边噪音,通话始终保持清晰自如,还拥有IPX5级防水,24H全天续航,使得南卡OE MIX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最佳开放式耳机性价比之选。
2:飞利浦TAA6708
音质效果:均衡
耳机漏音:稍有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适中
机型亮点:便捷连接,音乐与自然的和谐。
飞利浦 TAA6708 采用气传导设计,通过空气将声音传递至耳膜,在佩戴时没有入耳的压迫感,整体较为轻便,适合对耳道舒适度比较在意的用户。不过,由于没有密闭式结构,外界噪音会对听感有一定影响,在嘈杂场景中使用时常需调高音量,这也容易带来一定程度的漏音。
耳机内置 14.2mm 大动圈单元,音质表现偏向均衡,中高频还算清晰,日常听歌没有太大问题。但在处理低频或复杂音乐片段时,声音细节略显不足,整体层次感不够丰富,对于追求高解析力的用户来说可能稍显一般。通话方面,配备了双麦克风和 AI 降噪,日常沟通大致清晰,但在风大或环境嘈杂的户外场景中,降噪效果并不总是稳定,有时也会出现背景声干扰。
续航方面,单次使用时间约 6 小时,配合充电盒约 21 小时,属于够用但不算突出,适合日常短时间使用。如果是长时间外出或重度用户,可能需要中途充电。充电速度也比较常规,不能算快充,临时电量耗尽时等待时间稍长。总体来说,飞利浦 TAA6708 更适合注重佩戴舒适性、喜欢轻便开放结构的用户,音质和通话表现中规中矩,比较适合日常通勤或轻度运动时使用。
3:JBL SoundGear Sense
音质效果:低音强劲,清晰通透
耳机漏音:轻微
佩戴体验:舒适稳固,适合长时间佩戴
链接延迟:低
机型亮点:沉浸式音效,运动与日常兼顾的开放式耳机
JBL SoundGear Sense 采用开放式耳挂设计,支持多角度调节,可根据不同耳型进行适配,整体佩戴较稳,适合日常长时间使用。不过,对于耳朵偏小的用户来说,耳挂结构可能略大,初次佩戴会有些不适,适应期略长。音质方面,搭载了 16.2mm 动圈单元与多层振膜,低频表现较为突出,节奏感强,适合喜欢动感音乐的用户。中高频相对清晰,但层次感和解析力不算特别丰富,偏向大众听感,可能无法满足对音质要求较高的用户。耳机采用 JBL 的定向音频技术,在日常环境中漏音控制做得还算不错,但在音量开得较大时,还是容易被周围人听见,特别是在图书馆或办公室等安静场所,可能会引起注意。
耳机单次使用时长为 6 小时,搭配充电盒最高可用 24 小时,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不过充电盒体积略大,放在口袋里会有些臃肿,而且不支持无线充电,略显不便。整体来看,JBL SoundGear Sense 兼顾了佩戴舒适性与低频氛围感,适合运动场景和日常使用,尤其适合喜欢节奏感音乐的用户。但便携性、音质细节以及高音外放控制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4:南卡OE Pro2
音质效果:细腻
耳机漏音:极少
佩戴体验:舒适
链接延迟:极低
机型亮点:行业最强发烧配置,常年占领开放式口碑榜单TOP1的专业技术老牌!
作为开放式耳机业内专业老牌,南卡每一次发布产品,口碑和好感度都会一路高涨,成为最火爆的开放式耳机之一。其基本原因就是在于南卡开放式耳机产品力超强,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开放式耳机不仅仅佩戴舒适,音质更是巅峰体验,同时在南卡10余年声学技术的加持下,解决了开放式耳机音质差、漏音的行业问题,可以说是开放式耳机目前是天花板的存在。
开放式耳机在音质以及漏音处理上非常考究技术功底,而作为专业老牌,南卡的音质调校一直是它的强项,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南卡这次更是采用了更加紧凑高效的设计框架,让低音单元拥有更大振幅空间。配合行业稀有LCP流延钛聚合物材料,造出厚度仅为0.0096mm的极轻震膜,带来了100%瞬态响应速度,2倍超宽音域,1KHZ灵敏度提升120%,提供2倍震撼低音,浑厚深邃,节奏感拉满。800+音乐发烧友给出了开放式耳机音质天花板的称号,产品力遥遥领先。
南卡作为技术偏执狂,事事追求完美体验,在了解到很多眼镜用户表示佩戴开放式耳机很难适应时,调查了10000+佩戴眼镜用户,并对样本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整,加入100+项产品设计细节,得出EAA2.0悬停舒适技术,通过耳挂的弯曲特性、材料的弹性和耳机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与佩戴者的头部曲线和戴眼镜的镜腿完美融合,解决了佩戴眼镜用户的痛点,舒适性拉满,堪称没对手的存在!
目前很多开放式耳机最可怕的是金属充电顶针,因为特别容易腐蚀 ,用上一两个月就坏了,而目前只有南卡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南卡是全球首款拥有无线充电技术的开放式耳机,这一充电方案打破了传统蓝牙耳机的技术瓶颈,能够充分避免日常使用中耳机充电口的金属腐蚀问题,降低损坏风险,使用寿命大概会比一般蓝牙耳机提升2~3倍。
耳机拥有四麦通话降噪,可以做到定向拾音,精准拾音,通话交流更加清晰。续航可达25小时,一周最多给充电盒充一次电,完全可以接受。定制高通蓝牙芯片,支持Aptx HD无损音质传输,日常使用更加丝滑流畅,可以达到60ms的超低延迟。可以说音质、舒适、配置各方面都做到了业内领先!有史更强!
5:Bose Sport Open Earbuds
音质效果:清晰
耳机漏音:中等
佩戴体验:稳固
链接延迟:一般
机型亮点:运动专属设计,兼顾环境感知
Bose Sport Open Earbuds 是一款专为运动用户设计的开放式耳机,采用悬浮式非入耳结构,佩戴时不会遮挡耳道,能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对于户外跑步或骑行等场景来说,有助于提升安全性。耳机使用了 Bose 自家的 OpenAudio 定向传音技术,声音传导较为集中,在不堵耳的情况下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清晰听感。不过,这种开放式传音方式本身并不能完全避免声音外泄,因此在音量调高时容易出现漏音,不太适合在安静或密集人群中使用。
音质方面,这款耳机在人声表现上比较清楚,中高频细节自然,适合听一些轻音乐或人声主导的内容。不过在低频部分的力度稍弱,缺乏一定的冲击感,对于喜欢强劲低音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够满足。整体音效更偏向清晰、轻盈,听感风格较为温和,不太适合需要沉浸式重低音体验的场景。佩戴方面,Bose Sport Open Earbuds 采用稳固的耳挂结构,贴合度较高,即使在跑步或剧烈运动中也不容易掉落,整体重量适中,长时间使用压迫感不强。不过耳机本体材质相对较硬,对于耳廓偏小或敏感的用户来说,初次佩戴可能会有些许不适,适应起来需要一点时间。
续航方面,单次充电下可连续使用约 8 小时,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运动需求,但与一些续航达到十几小时的同类产品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另外,这款耳机没有配备充电盒,也就无法实现额外的电量补充,出门使用时需提前做好电量规划,对于频繁长时间外出的用户来说可能略显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