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耳机是不是智商税:
其实开放式耳机根本不能算智商税,其属于健康类的产品,因为其自身不入耳的佩戴方式,长时间佩戴的话也不会产生疼痛,而且开放式耳机的发声原理是骨骼振动和在耳道外部空气传播声音,所以不用通过外耳道以及近距离振动耳膜,故而对于听力起到了很大的保护。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开放式耳机在整个使用过程都可以确保耳道处于开放状态,保证了耳朵内部的空气足够流通,而入耳式耳机在佩戴的过程中是需要将耳塞塞进耳道内部的,所以在佩戴的时候耳道无法保持空气流通,近而会导致细菌在耳道内的滋生,甚至造成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开放式耳机对比于入耳式安全性更高。
开放式耳机的缺点:
由于敞开耳道的开放式设计,在音质方面开放式耳机会略微逊色于入耳式耳机,而且会存在漏音的现象,不过好在现如今的开放式耳机品牌都对这个问题做了专业的研究,尤其是南卡家研制的OT闭合降漏3.0技术,可以将漏音情况成功减少了90%。
无线入耳式耳机会造成耳道胀痛,而且佩戴时大动作容易掉落,相比较入耳式耳机,开放式耳机很好的弥补了入耳式导致耳廓和耳道痛的缺点,特别是学生和上班族使用耳机的频率特别高为了自身的耳朵着想也得换个舒适的开放式耳机,但是现在市面上耳机品牌众多,想要换耳机的小伙伴们最好的选择是新近流行的开放式耳机,独特的耳挂式佩戴方式,让运动过程更安全。接下来给大家测评了几款性能、配置不错的开放式耳机给大家参考选择。
一、南卡00压开放式耳机
一句话:开放式音频“技术之王”,音质与舒适最好的开放式耳机没有之一
南卡是开放式耳机的大牌子了,也是科技数码领域推荐的“国民好物”!实测中OE Pro耳机表现也非常突出!0压无感的舒适佩戴,音质表现上,低音澎湃,三频均衡,目前开放式耳机的天花板存在。

耳机的结构模型经过了10000+人次的模拟实验、10万+耳道大数据分析、100+代的代送,最终敲定了 31°黄金倾斜受力面设计,耳挂和机身能够刚好和耳部结构贴合,让受力足够分散。加上全开放的佩戴,不会增加耳内压力,实现真正的无感佩戴体验。
南卡开放式耳机首次将无线充电技术带入了开放式耳机领域,充电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充电5分钟,可以使用听歌2个小时左右,并同时保障提升了耳机的使用寿命。并选用了定制高通蓝牙5.2芯片,无论是传输速度、稳定性、抗干扰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日常使用体验更为流畅,可以达到60ms左右的低延迟,支持更高解析度的Aptx无损音质传输。
二、索尼LinkBuds开放式耳机
一句话:两个圆相交,耳机机身就是像一个立体数字8,很小巧,中空的气传导耳机,一体积小很受女生喜欢。
索尼LinkBudS单个耳机重量仅4.1g,在耳机界也是很少有的小体积。机身部分是中空环形的设计,将耳机外壳和耳机驱动单元保护罩集成在了一起,搭载了索尼自主研发的V1处理器,以及耳机的其他零件。

在APP中开启自适应音量控制(AVC)功能,它可以自动检测环境音量。根据环境的嘈杂程度自动调节音量,还可以开启智能免摘功能,当耳机检测到对话后就会自动暂停音乐,结束后也能继续播放。
在整体包装上都使用索尼的原生混合材料,最大程度减少塑料的使用,索尼LinkBudS机身采用了外观件由回收并使用废弃的ABS塑料制作而成。还有索尼LinkBudS一款特别版是使用废弃塑料瓶子制作。
三、Cleer ARC II开放式耳机
一句话:机身虽然平,但是表现却不平,头部旋转感应操控科技感体验不错。

Cleer ARC II 音弧拥有开放式挂耳的佩戴方式,这种设计不仅可以保持耳朵通风和清爽,可旋转弹性调节和钛丝合金耳挂的部分让整体耳机更贴合使用者的耳廓,充电仓贴心地内置的UV紫外线来除去耳壳的细菌,进一步保证耳机使用卫生安全。此外加入了头控操作,像点头两下接听电话等体感操作,音质方面采用了16.2mm大口径喇叭,高通S3音频平台,更是加入aptX™LosslessaptX 和Adaptive两项技术,全面的功能和沉浸的音质表现让听歌看剧打游戏都可以投入其中
四、QCY Crossky GTR开放式耳机
一句话:发声体可旋转调节,适配不同角度的耳道,传输声音更精准。

耳机采用的是挂耳式设计,主要的承重点是挂在耳朵上,耳机不入耳,相比入耳式耳机不会对耳朵内部产生压感,结合发声主体的旋转结构,有效减少耳朵的不适感。单只耳机重量为12.3g,耳机顶部的蓝色区域为触控区域,使用的时候 ,可以对耳机进行操作。耳机选用的是定制跑道形生物膜喇叭,17*12mm喇叭尺寸,振动面积大,灵敏度更高,融合虚拟低音算法,提高音质,输出自然的声音,芯片采用5.3全新蓝牙,连接稳定迅速,充电仓的600mAh容量也能提供额外的18小时补电,总续航达到了24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