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砺商业评论︱曾宪勇
这两天阿里云裁员的消息又在坊间引起热议。
实际上,自今年3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唯有自我变革,才能开创未来》,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以来,就已经昭示了随后阿里旗下各大业务集团必将迎来一系列组织和人事变革的调整,也必然会涉及裁员。
或许,放开手脚,让各大业务集团更自由地释放潜力,待时机成熟,单独上市,是阿里组织变革重大调整的意图。
有鉴于此,5月18日,张勇又向阿里云员工发出一封全员信表示:“鉴于云智能集团的商业模式、客户特征和发展阶段与阿里巴巴集团大多数消费互联网业务有巨大差异性,我们计划在未来12个月将云智能集团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在股权和公司治理上形成一家与阿里集团完全独立的新公司。同时,阿里云智能集团将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在阿里巴巴集团管理之下,其旗下6大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随后的动作就是,分别成立各自的董事会,全面开始各自的CEO负责制,阿里旗下各业务集团必将走出集团的“温室”,独立面对市场,从而逐渐具备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张勇也明确表示,“多样性的业务,与其放在一个锅里、一个上市载体里端出去,还不如到了市场接受的条件,就果断地让他们单独面对资本市场,成熟一个,上市一个。”
笔者认为,如果真的有如阿里高层所愿,阿里旗下的若干个业务集团逐渐上市,独立面对市场,独立发展壮大,如果顺利的话,经过几年还会孕育出来更多的上市公司。从早几年的压抑期走向繁荣期,同时达到了阿里组织变革调整的初衷构想,也算是一桩美事。不过,在这个沧桑遍地的2023年,阿里云年中展开的再度裁员工作,可能反而给行业中的其他大厂带了一个“坏头”,让人们对2023年企稳回升的希望肥皂泡又破灭了些许。
不管怎么说,挺不住就不能硬撑着,连阿里都走向了务实缩编,其他大厂还会迟疑吗?
只是苦了那些还在大厂艰难挺进的兄弟们。(曾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