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有很多人听到骨传导耳机都会在想同一个问题:骨传导意味着什么?这是我第二次使用骨传导耳机,对于不同品牌的骨传导到底有何差异还是挺好奇的,下面我就从南卡的这款Runner Pro2入手,将所有体验感受分享给大家。
▎开箱

盒子上面的矢量手绘画风和人物和产品名称很有特色,图案中一位戴着鸭舌帽的“疾风少年”正在玩滑板,表明这款产品的年轻化+运动耳机定位。

黑色的主色+年轻活泼的画风,这样的搭配比较少见,使人眼前一亮,很想拆开包装一探究竟。 外面采用抽屉式封套,抽掉以后有个正上方只印有nanic字样的黑盒子,字体上面做成了反光亮面效果,不能说很高级,但是依然独具一格。 盒子内有:

耳机 x1 充电线 x1 耳塞 x1 说明书 x1
▎外观

我收到的是Runner Pro2 黑色款。 和大多数骨传导差不多,Runner Pro2乍一看的确有点像孙悟空的经箍哈,如果下一代做成金色……哈,开个玩笑,讲真最好看还是灰色或者白色这样子的。

贴面材质比较亲肤,拿到手上都想多摸两下。但是做工有些粗糙,不过毕竟在室外使用,会沾上汗水,会越用越糙,所以做工好最后可能也会变糙。 整机重28g,实际上手比我看到产品图后感觉的要略轻。

Runner Pro2的充电接口带有液体残留检测功能,当接口处覆盖有汗液等液体时,会发出提示音,只有在机主将液体擦拭干净后,才可继续充电,这是一个贴心但必要的设计,因为作为常常在开车和运动中使用的耳机,接触汗液的几率会非常大,有了这一提示,充电变成更安全了。

并且充电接口和充电线反着接是接不上的,根据磁吸来辨别方向。

Runner Pro2的造型线条很细,任何一个角度都很圆润,很有未来感。

头箍是钛丝作为轴心,可调尺度很大,据说拉直都没问题,试了下,确实柔韧度很高! 耳机后部的头箍实际上留出了一段空隙,应该是为了方便头发长的女生使用。

麦克风集成在耳机上。

为了平衡后部的圈,在耳朵前部会有一个略有份量的部分,而恰好这个部分也需要承担发声单元的作用,那么一般的乐理知识我们都懂,同等条件下对比,发声单元越大声音的空间感越好,但是考虑到佩戴舒适性的问题,又不能太大,扬声器设计成了圆润的三角,与面部的贴合面积更大,平衡了佩戴舒适度和音质。 佩戴方式并不是将耳机前端放在耳道外,而是放在耳屏外侧,这才是正确的佩戴方式。

充电触点和音量电源键放置在耳机右侧,并且是多功能键,用于接听、断开电话,音乐暂停及切歌。毕竟大部分人都习惯右手,音量键表面设计成凸起结构,实际体验了下盲操作还是有点对不准。 充电触点采用下沉式设计,好处是减少磨损,代价是容易积灰和污渍。

附赠的海绵耳塞,如果无需接收外界的声音只是想静静地听一首歌,那么就将它塞进耳孔里,然后按照说明书上将耳机更换成专用EQ,音质会更好。之所以会有这种效果,大概是会形成一个空腔,隔绝外界噪音,并且不让声音漏出。
总体来说,是一款颜值和实用性兼具的骨传导耳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IT手机资讯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