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GDP达2478亿元,雨花区如何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然而,在多重压力下,雨花区却迎难而上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2023年1月30日,在雨花区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长沙市雨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军其宣布:雨花区202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8亿元,总量居全省首位、贡献率全市最高。

对比雨花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2360亿元,又增长了118亿元。

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含烟)增长14.3%,增速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全市最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增速高于全市3.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8.2亿元,排全市第一。

此前,在2022年壹城智库、赛迪顾问、中小城市研究院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区榜单中,雨花区分别跃升至第9位、第13位、第14位,首次迈入全国十强。

2021年,雨花区第六次党代会已经明确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立足中部领先,迈向全国十强。仅仅过去一年多,雨花区就首次挺进全国十强,这的确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

可以预见的是,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雨花区必将成功坐稳全国前十强的位置。那么,在艰难的2022年,中部第一区——雨花区到底是如何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呢?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非常关键。

原因一:多举措做实经济工作 聚合力推动经济建设迈向新台阶

2022年1月15日,雨花区委工作会议召开,绘出2022年雨花区经济发展蓝图。在会上,雨花区委书记刘素月表示: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一切。全区要统一思想认识,把发展经济作为最大实事,形成人人会经济、懂经济、抓经济,人人都服务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让雨花成为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摇篮。

这是笔者当时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也是让笔者深思的一句话。相对来说,与行政管理工作相比,经济工作对许多领导干部而言会更加陌生,尤其是对非经济部门和街道、村镇的工作人员而言,要将经济工作做实、做稳并不容易。

然而,伴随着城市竞争愈演愈烈,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区域经济要发展,企业、产业成为其支柱,产业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引擎。如若一个地区的政府工作人员不够懂经济、不能将经济工作做扎实,就很容易错失发展的机遇。

当时,笔者还在想,这么重视经济工作,这到底只是说说?还是确实可以落地?一年过去,从结果上来说,笔者还是低估了雨花区坚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能力。

为将经济工作做实,雨花区在2022年可谓是多举措努力,尤其是在干部能力提升方面,大下功夫。

要强区,先强人。2022年1月,雨花区针对经济战线工作开展了干部集训。当时,雨花区主要经济部门负责人,结合雨花经济发展现状与自身工作经历,以经济基础知识为重点,在发改、财政、统计、税务、商务、工信、科技、自贸等多个方面都进行培训,来自雨花区直部门、街道乡镇的160余名干部参与培训,大大提升了雨花区主要“一把手”的经济能力。

此后,为全面提升全区领导干部能力,实现干部能力建设目标,雨花区开启由“部门一把手”授课,参训者填写“课堂满意度评价表”的周末大轮训模式,围绕经济工作和底线工作持续交流培训,率先走出了一条通过组织管理强区的道路,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展示了中部第一区的组织创新能力。

采用“飞地园区”的模式,雨花经开区创新制度和模式,成功与韶山高新区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优势互补,这不仅可以增强雨花区的产业优势,还能发挥韶山智能制造基础及土地优势,加快长株潭都市圈的建设。

此后,雨花经开区大力推进与其他地区联动发展的计划,携手溆浦县共建雨溆工业园。目前,首批7个项目已入驻雨溆工业园,总投资24.3亿元。力争到2025年底,雨溆工业园落户企业完成投资达1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达20亿元,实现全口径税收1亿元以上,增加劳动就业1万人以上。“雨溆模式”亦成为了全省乡村振兴对口帮扶的示范新样本。

在这种开放的心态影响下,雨花区整体的创新生态得以加速形成。据统计,2022年1至11月,雨花区技术合同成交额227.16亿元,同比增长61.06%,位列长沙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数达600余家,居长沙中心城区第一,拥有中国电建中南院、中国能建湖南院、中国有色长勘院、中航长沙设计院等15家省、市级设计院所,为雨花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雨花区顺利通过省级知识产权建设强区复核验收,开展“雨花梦想家”、“中非云聘”等人才专场招聘活动,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来到雨花。

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构建创新生态平台,当全区创新的力量落在雨花园区、产业建设上,这为雨花产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原因三:持续优化营商、宜居环境,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底气更加充足

区域经济要发展,需要有产业;产业要发展,需要有企业;企业要发展,需要有人才。如何吸引、留住企业家和人才,打造出优良的营商、宜居环境便是地方政府向大家释放的最大诚意。

雨花区拥有长沙市唯一的一条市内河,叫圭塘河。此前,由于城市发展进程加速,圭塘河逐步沦为了一条“垃圾河”。2016年,长沙市雨花区成立“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圭塘河治理问题实现归口统筹后得到有效解决;2020年圭塘河年均水质达Ⅲ类标准,达到了监测记录以来最好的水平;2021年7月,圭塘河井塘段城市双修及海绵示范公园溪悦荟开门迎客,一座集文化、生态、休闲、商业、服务为一体的公园出现在圭塘河畔;2021年12月26日,圭塘河植物园段综合改造项目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圭塘河另一个滨水示范项目。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雨花区持续创新制度,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一窗综合受理”改革,优化建筑工程许可、水电气审批服务,全省中心城区首个政务综合体“雨花市民之家”正式启用,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调处中心被评为全国金牌组织。

凭借持续优秀的营商环境,据统计,2022年雨花区市场主体240083户,同比增长13.77%,总数居全省区(县、市)第一。其中,主体新净增26343户,企业净增12696户,同比增长均达到16%以上,净增数列全市各区县之首。

事实上,优秀的企业已经悄然成为雨花区的“区域发展合伙人”。1月30日,在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雨花区对2022年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505家企业奖励5800余万元。

精流程、减税收、发奖金、给资源、搭平台、做表彰,雨花区全面护航区域内企业营商环境,获得的成效显著,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支持和服务,构建了一流的营商环境。

因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雨花区持续坚持优化营商、宜居环境,这为雨花区经济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2022年,伴随着雨花区多举措聚合全区力量创新模式和制度,雨花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拥有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2023年,当雨花区大踏步迈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步伐,全区聚焦抢先机、拼经济、促发展工作话题,雨花区将谱写现代化一流强区建设新篇章。

本文来源:松果财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IT手机资讯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财经

春节旅游市场游客暴增 节后家电市场也会步其后尘吗?

2023-1-31 21:26:23

财经

东软集团2022预亏超2.8 亿,丽人丽妆预亏超1.12亿

2023-1-31 23:10: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