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速吹风机行业的思考:徕芬能扛起引领者的大旗吗?

后起之辈徕芬用短短三年的时间彻底颠覆了高速吹风机行业,站稳脚跟的同时,又用漂亮的市场数据扛起了国货之光的招牌,这样的奔跑速度令人惊叹。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徕芬销售额已近十亿,平均每个月销售1亿元以上。快速增长的趋势叠加双十一等购物节,预估今年徕芬的营业额将达到15亿元。

一个小小的电吹风撑起十五亿元的营收,这样的吸金能力堪称恐怖,而这一切发生在徕芬身上,就解释得通了,一切看似运气的偶然,其实都是精心运作下的必然而已。

蹭热戴森

徕芬的故事还应该从创始人叶洪新讲起。

时间回溯至2019年,这一年一家名叫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悄然成立,和大多数初创公司一样徕芬电子成立之初并没有惹起太多尘埃,甚至公司成立的前两年并没有任何产品的面世,过分低调了点。

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但这只是表象罢了,有些成功需要时间、需要积累,当成长达到成熟期自然会结出果实。

公司成立时,叶洪新就从充电头、吸尘器等十多个考察的产品中,选择了吹风机,尽管当时的吹风机市场竞争激烈,场内格局已定,但多年的创业经验以及敏锐的市场嗅觉告诉叶洪新,高速吹风机仍然是蓝海,吹风机仍然有卖点可以挖掘。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2017年的吹风机市场,外资品牌戴森和松下各占16%的市场份额,广东品牌康夫和上海品牌飞科占领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3%以及24%,其余品牌共占21%;到了2019年,吹风机市场大有不同,外资品牌戴森优势地位明显市场份额达到30%,松下的热度稍有减退占领了14%的市场份额,至于广州品牌康夫和上海品牌飞科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以及1%,其余品牌市场份额为30%。

吹风机市场虽小,但只要找到引爆市场的新燃点就有可能颠覆行业格局,并且戴森高速吹风机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也吸引着创业者,这一次叶洪新坚定地锁定了高速吹风机这个目标。

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对于当时的徕芬来说,要进入高速吹风机市场要闯的第一关核心零部件马达的研发,徕芬也是为数不多的自己做马达的吹风机公司。研发产品前,叶洪新就决定要对标行业领头羊戴森,以戴森的马达转速作为自个突破的标准,暗中较量。

对标行业领头羊是很多企业喜欢干的事情,就像手机喜欢对标苹果,汽车喜欢对标特斯拉,所以吹风机对标戴森这没什么好奇怪。

需要指出的是,徕芬是国内第三个推出高速吹风机的厂商,第一个是直白,第二个是追觅,然后才是徕芬,并且徕芬研发比他们都要早,但是推出产品比他们要慢。

2021年1月,徕芬第一款产品LF03吹风机亮相,打出了第3代干发黑科技的标签,尽管姗姗来迟,但一经上市就彻底引爆了高速吹风机市场。对此,叶洪新曾透露称,第一款吹风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卖出了上百万台。

当然了,599元的价格,售价仅为戴森的五分之一,的确抢占了先天优势,这不可否认,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徕芬通过降低高速吹风机门槛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购买高速吹风机产品就是想要获得高品质的极致体验,所以徕芬要想打开高速吹风机市场,仅靠价格优势远远不够,还应该在产品的硬核实力上和戴森展开直面竞争。

以徕芬第一款高速吹风机LF03经典款以及戴森HD08为例,我们看看徕芬的打法。

不同于普通吹风机通过高温烘干头发,高速吹风机是通过高风速带走头发上的水分,选购高速吹风机马达转速一定是绕不开的重点。徕芬LF03以及戴森HD08都将马达转速做到了11万转,是传统吹风机2万转速的5倍不止,徕芬LF03的出风口风速为22m/s,戴森HD08的风速可以达到46m/s。

从核心配置上看,二者的风速参数有着明显差距,戴森更胜一筹,但徕芬也基本具备了戴森3000+的功能,尤其是11万转的超高转速的加持下,打上“戴森平替”标签,真的可以有。

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看,我们可能不太相信新晋品牌高调打出的广告宣传,但一个新晋品牌从进入市场之初就把目光瞄准了行业大佬,并且产品也蹭热业内TOP,更重要的是还拥有价格优势,广告营销精准触达用户心智,快速起量顺理成章。

需要向大家强调的是,戴森性能虽好,但几千元的价位还是太过于昂贵,百元以下的传统吹风机又不能满足需求,在百元到千元这个价格区间内,需要品牌来填补这个空白。

根据公开数据,徕芬用户数超150万,产品销量在天猫、京东、抖音平台均为品类Top1,其中抖音的销量超越了榜单里所有友商销量的总和。徕芬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的8月,徕芬的市场份额仅为1.4%,到了2022年7月徕芬的市场份额攀升到了惊人的30%,这一集成绩超越了日本老牌企业松下,也超越了高速吹风机行业开创者戴森。

好饭不怕晚,徕芬一出手就将自个包装成“戴森平替”,奔赴高速吹风机赛场,试图从“戴森热”中分一杯羹。针对消费者把徕芬看作是戴森的平替,叶洪新也坦言称:“我们早期的时候是这样的。”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其实说白了,新品牌能异军突起,本质上讲,就是洞察了消费者需求的结果。只不过,所谓的“戴森平替”口号喊得如何响亮,都无法取代戴森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

商业江湖就是这个样子,蹭热度打响知名度之后,品牌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产生正面的积极效应,这就要求徕芬作出改变。

当然,作为一个覆盖150多万用户的吹风机品牌,其在品牌力和话题推动层面已经具备基础势能,徕芬也需要在消费者群体中刷存在感,并通过重读引导与品牌特定词汇构建关联,让用户形成心理上的锚定,我们也看到了徕芬的操作。

2022年9月26日,徕芬科技再次展开重要动作,举办主题为“将技术普惠进行到底”的2022年度秋季新品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新SE高速吹风机,售价399元,在性能体验不输进口一线大牌的前提下,价格仅为其“八分之一”。

价格继续下探,显然,借助品牌“技术普惠”的核心理念,徕芬要做的,是让消费者相信高级甚至顶级的产品体验,真的不需要那么贵。而在此过程中,徕芬也一步步的树立起“新国货典范”的品牌形象。

一个新消费品牌,从无名之辈到国货之光,现阶段的徕芬不再强调“戴森平替”了,问题来了,徕芬到底拿什么留住消费者?

我们看到,在线上成功以新国货形象在吹风机高端市场打响名号之后,徕芬开始在线下渠道布局品牌背书,旨在用品牌营销打开格局。这一次徕芬选择了强强联合的操作,牵手全球领先的电梯媒体集团分众传媒,通过别出心裁打造“谐音梗”、“明星都是吹出来的”两版全新风格的品牌广告,在线下分众电梯媒体刷屏,打响品牌营销进阶战,展现出品牌做“高速吹风机普及者”的决心。

另外,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知乎等平台上,我们很容易发现生活达人、科技发烧友等“流量”人士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分享徕芬高速吹风机的使用体验,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徕芬在电吹风机行业收获用户。

营销目的就是针对目标人群集中发声,迅速形成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占位,扩大品牌声量,达到良好的破圈传播效果。

四处可见的营销宣传,打响知名度的同时,也不仅让人感慨徕芬在广告投放上真的太舍得花钱了,甚至有网友质疑徕芬这个牌子的吹风机价格里一半是广告费吧?

当事人徕芬并未向外界公布过具体的营销费用数据,但想也知道如此高密度的投放传播下,徕芬肯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徕芬能扛起高速吹风机行业引领者的大旗吗?

截至当前,徕芬共发布两款高速吹风机产品分别是LF03以及LF03 SE版,其中LF03 SE可以看做是高速吹风机入门版的型号,价格更是杀到了惊人的399元。

从两款高速吹风机的功能配置来看,徕芬今年推出的LF03 SE版本也算是诚意满满,尽管马达转速以及风速这样的核心配置稍打折扣,不过较低的价格这点牺牲也值了。

为了达到理想的价格,徕芬LF03 SE做出了一些牺牲,由此不难看出,现阶段徕芬的产品思路仍然停留在将高速吹风机价格打下来的初级阶段,还未迈向科技创新赋能用户体验升级的高级阶段,显然现在的徕芬还无法给高速吹风机市场带来更多的想象力。

一个不争的事实,借着技术普惠的招牌,徕芬在高速吹风机市场大杀四方,固然低价能够帮助徕芬在用户市场普及高速吹风机,成为国民买得起的高端吹风机的新选择,但要引领高速吹风机行业的前进方向到底还差底蕴。

尽管在发展的路上,徕芬也始终强调用户体验至上,但遗憾的是,我们发现徕芬这个自诩国内高速吹风机行业的引领者的品牌,产品质量饱受消费者诟病。黑猫投诉平台,有用户反馈称,徕芬吹风机使用2个月就出现无法使用情况,任何按键均无反映,明显质量问题,提出退款的申请后,客服告知只维修不退货。

另外,在某电商平台关于徕芬LF03的用户评价中,用户普遍吐槽没有想象中的好用,广告有点夸大;同时也有消费者反馈产品质量问题,诸如产品使用开的低风速和暖风,才使用两次,就烧了、使用半个月左右,现在每次用都有一股烧焦的气味……。

除此之外,我们还留意到徕芬高速吹风机崛起的过程中与同行友商追觅的摩擦越来越多,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曾两度起诉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起诉理由分别为不正当竞争纠纷以及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

由于尚未有更多案件详情的披露,我们也不得而知纠纷背后的是是非非,但可以肯定的是,友商追觅现在用法律武器打起了反击徕芬的争夺战,徕芬未来面对的风险也会升级。

总结

随着消费升级,吹风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仅仅满足单纯的实用功能,它还承载着用户美发、护发的作用,这样的需求推动着徕芬这样的国产品牌封神。诚然,徕芬杀进高速吹风机市场以后,通过蹭热戴森、技术普惠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等操作,将徕芬的品牌效应和营收规模越做越大,其积极意义也指向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用上了高质量的高速吹风机,这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消费者对小家电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是必然的,可能诞生之初“性价比”让人眼前一亮,但要品牌长久扎根下来,用“杀价”的方式追赶行业大佬这并不可取,当前的徕芬显然需要思考如何实现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毕竟只有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带给企业长期的市场优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IT手机资讯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科技

特斯拉官宣降价,立即引发车主大规模维权

2022-10-24 17:22:05

科技

5699元 小新Air 14 2023上市:2.8K 120Hz屏、轻至1.34kg

2022-10-24 17:37: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