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硬件制程工艺和处理性能的不断提升,过往只能在电脑端才能玩的游戏陆续在移动端登场,游戏画质的不断进步也对手机的硬件性能和内部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熟悉数码圈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近两年高通推出的两代处理器骁龙 888 和 8 Gen 1 发热十分严重,各手机厂商也是费尽心思通过内部叠加散热片的方式进行物理散热,但实际效果可以说是聊胜于无。同样的,即使搭载性能很强的苹果芯片的 iPhone 也有发热的情况,大多数品牌还是通过给处理器降频和屏幕降亮度的方式减小热量的产生。
我的主力机为 iPhone 12,内部零散热,游戏过程中一旦发热就会出现屏幕亮度下降的问题。之前为了打游戏,我入手了红魔冰磁散热器进行体验,使用下来,感受还是蛮不错的。
近日红魔冰磁散热器变形金刚版,作为变形金刚迷,自然要入手试试,在使用几日后,简单聊聊它的使用感受。
包装方面,红魔冰磁散热器采用一个银灰色的方形盒子,设计十分用心,正面刻有变形金刚标志,右下角标记产品名称,整体满满的变形金刚的机械风格。包装盒内包括散热器本体,一根双 Type-C 口充电线,一张磁吸贴以及一份说明书。
外观方面,作为一家主打电竞旗舰产品的品牌,红魔在产品设计方面自然有着不错的水平,散热器采用圆形设计,正面为进风口,细看还有变形金刚标志,四周侧面为出风口,同样也有红魔标志的加持。
散热器拥有 9 枚 RGB 环状灯带,接通电源后还有 RGB 灯效,灯效也结合了变形金刚身上最多的红色和蓝色,充满未来感和炫酷感。
散热器整体材质为塑料,可以兼顾更好的散热和重量,相较之前购买的 90g 散热背夹,这款散热器不仅体积变小,整体重量控制到了 71g 左右,双手握持也更加舒服。
众所周知,目前外接的手机散热配件的工作原理就是不断将冷空气吹入手机使其达到降温的效果,相较手机内部堆叠散热片,使用手机散热器由于器具空间大,因此拥有更好的降温效果。
散热器具体可以分两种,第一种是散热器式,它通过夹住手机两侧的方式固定手机,另一种,则是今天体验分享的,采用磁吸设计,将散热器吸附在手机背部。
散热器内置了 30*30mm 的新一代 TEC 制冷半导体,与手机接触面同样拥有变形金刚元素,表面覆盖一层软硅胶材质,接触面积达到 1485 平方毫米。开启工作 3-5 分钟,可以明显感受到该部位的冰凉,此外较为温暖的手指触摸后,还是留下液化后的水珠。
官方介绍到,红魔散热散热器负载工作时,实际降温最高可达 12 摄氏度,由于手上并没有专业的测温设备进行测试,因此体验方面也比较主观。
实际体验下来,在搭载散热器后进行游戏,手上两台手机的游戏体验均有明显的改善,在进行吃鸡,iPhone 12 在游戏超过 30 分钟后,不佩戴其他散热设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明显的屏幕亮度衰减,在配合散热器游戏时,由于机身温度不会上升的过快,屏幕亮度也没有出现衰减。
散热器正面的风扇模块采用一枚 7 片扇叶的离心风扇,配合 44 叶涡轮形导热铝合金散热鳍片和 87% 裸露面积的风口,不仅风速和进风量有保证,风扇转动声响也更小,基础噪声33dB,实测噪音控制上(含环境音),距离散热器 50cm,开启酷冷模式在 41dB,均衡模式仅为 36dB,超过一米则远低于 30dB,基本不会影响队友的正常发挥。
散热设计方面,由于采用环形散热的方式,在横向握持游戏过程中,两只手还是能接收到散热器散发出来的部分热气,但热气已经在机器内部冷却过,散出热气的温度也不算高。
吸附能力上,红魔冰磁散热器采用 16 颗磁铁聚合成的超强磁吸矩阵,能做到更强的吸附效果。实测即使悬挂一个充电宝,都不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红魔为这款散热器配套设计的“红魔装备库 App”已经在 iOS 和安卓平台上线,打开 App 和设备连接后,可以对工作模式和灯效进行设计,可玩性还是十分强的。
散热器可以设置为均衡、酷冷两种档位,转速越高噪声也越高,对于《和平精英》等游戏选择均衡就足够了,游戏过程也不会压制游戏本身产生的声音。此外还可以对灯效颜色进行更改,可玩性可以说是直接拉满了。
总结下,作为一款售价百元的散热器,它对于热衷游戏的用户来说,游戏体验的提升还是十分明显的,整体轻盈的手感加上有辨识度的外观,也是这种产品最大的亮点。在炎炎夏日下玩游戏,这款红魔冰磁散热器绝对值得你入手。